敬虔的奧祕:東西方教會的主顯日

1月6日是主顯節,這是基督教會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無論在東方教會或西方教會都是重大的節日,對東正教而言,主顯節更是僅次於復活節(Πάσχα, Pascha)的最重要慶日(Feast)。西方教會稱主顯節為 Epiphany,源自希臘文 Ἐπιφάνεια 及其動詞 φαίνειν(顯示),意即來自上面的顯現,東方教會常用的字是 Theophany,希臘文是 Θεοφάνεια,直譯就是神顯,或神的啟示。無論是東方或西方教會,主顯日的關鍵詞都是顯現,重點都是上帝在基督裡的顯現,或基督神性的彰顯,或基督為上帝之子的顯現,對東正教來說,主顯日衍生另一個教會核心信仰,即上帝顯示自己為三一上帝,是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一而三的上帝。

主顯日雖是重大的節日,但基督教會一般上都不太理解也不重視,華人教會更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介紹性的文字,即便出自資深教牧或學者,對主顯日的日期和意涵仍有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地方。這些混淆或誤解主要源自兩方面認識的嚴重不足,一是,東、西方教會的不同信仰和禮儀傳統,另一是,東方教會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和西方教會的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兩個曆法之間的差異。這篇短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認識主顯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倘若我們問,主顯日究竟是什麼節日呢?相信我們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有說是,記念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看見神的靈降下,彷彿鴿子落在他身上。這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愛的。』」(《馬太福音》3: 16, 17)或說,就是聖誕,但西方教會聚焦在東方睿智之士對聖嬰的敬拜,「在東方所看到的那顆星在前面引領他們,一直行到小孩子所在地方的上方就停住了。他們看見那星,就非常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馬太福音》2: 9b-11a)或是,加利利迦拿的婚宴,「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了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約翰福音》1: 29, 2:11, 3)。除上述事件之外,有些教會還加上其他事件,如耶穌誕生40天後,父母把他帶到耶路撒冷聖殿獻與上帝(《路加福音》2: 28, 30-32),以及登上變像,「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路加福音》9: 28b, 29)

歷史事件基礎

如果一個節日可以包含這麼多事件,難怪許多人會感到混亂,甚至不覺得重要。我們必須追問,主顯日的根基是什麼?或問,究竟哪個最基本的歷史事件才是主顯日上帝顯現或啟示(theophany)的根源或基礎?我們就會發現,東、西方教會對上述關鍵性的問題顯然給予不同的答案。到底這些答案究竟有什麼不同,這些不同究竟有多重要?究竟是突顯東、西方教會信仰傳統的矛盾,抑或反映不同但彼此相輔的進路?

東方教會在主顯節以祝水禮(Μέγας Αγιασμός, Megas Agiasmos, Great Sanctification of the Waters)紀念耶穌在約旦河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施洗約翰在東方教會被稱為先鋒或先行者(Πρόδρομος, Prodromos)。「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看見神的靈降下,彷彿鴿子落在他身上。這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愛的。』」(《馬太福音》3: 16, 17)東方教會藉著耶穌在洗禮中「下」到水裡並從水裡「上」來,突顯上帝在耶穌人性生命中極富動感和戲劇性(dynamic and dramatic)的救贖:耶穌從天降下,誕生,受難,下到陰間,從死裡復活,升天,在五旬節聖靈降臨中與教會同在,將來還要與眾聖徒和眾天使在榮耀中從天降臨。因此,東方傳統將主顯節與基督的救贖使命聯繫在一起,耶穌洗禮的歷史事件標誌著基督救贖使命的開始,一直引到受難復活、聖靈降臨的救贖高峰和結果。東方教會的主顯節顯示耶穌為上帝的兒子,同時衍生出上帝是父、子和聖靈的三一上帝。

西方教會在主顯節紀念東方智者遠道而來尋找並朝拜聖嬰,他們先到耶路撒冷詢問,最終在伯利恆之星的引領下找到新生的基督。「他們看見那星,就非常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馬太福音》2: 9b-11a)西方教會主顯節的歷史事件標誌著基督誕生的普世意義,西方教會藉著東方智者的朝拜突顯耶穌的誕生不僅是一個古老猶太宗教的應許和預言的實現,不僅與猶太民族息息相關,同時也關乎各方各族各民各國。聖嬰向東方智者彰顯他的神性,象徵著外邦人一開始就被納入基督福音的敘事裡。西方教會傳統以三個不同膚色的種族來代表東方智者,因為福音敘事所涵蓋的並非只是非猶太人而已,而是包括所有不同膚色、種族、文化、宗教的「萬邦萬國」(the nations)。因此,主顯節在西方傳統聚焦外邦人,就是聚焦聖誕的普世佳音。上帝普愛世人,上帝的普愛(universal love)不是祂的揀選和救贖的後續;反倒是,揀選和救贖是植根於上帝無償無疆的大愛。這正是耶穌在世逐步揭示他作為拯救者身分的重點所在,例如,牧羊人(「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耶路撒冷聖殿的西面(「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啟示外邦人的光,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施洗約翰(「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的」),法利賽人尼哥德慕(「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撒瑪利亞人(「現在我們信⋯⋯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人真是世界的救主」)、馬大(「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和希臘人(「有幾個希臘人⋯⋯請求腓力說:『先生,我們想見耶穌』」)等。(參,《路加福音》2: 10,2: 30-32,《約翰福音》1: 29, 3: 16, 4: 42, 11: 27, 12: 20)

矛盾或相輔

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信仰傳統,突顯東、西方教會在救贖信仰上的內在分歧,甚至矛盾。然而,仔細考量下,我們就會發現兩者實質上並沒有矛盾,都是同一個基督救贖事件的不可分割的兩面,都是環繞基督神子神性的彰顯,都導向貫穿同一福音救贖的總體奧秘:聖道於基督肉身顯現,和三一上帝在基督裡顯現,基督的救贖因此自始至終是植根於三一上帝自身。東方教會的主顯節著重基督救贖的垂直面,藉著耶穌的洗禮把主顯節與上帝在基督道成肉身、受難復活、聖靈降臨、末日再來等的整體救贖工程緊緊連結起來,突顯上帝自上而下俯就墮落卑微的人,並自下而上拯救人、提升人進入祂的聖愛的團契裡面。西方教會的主顯節則著重基督救贖的水平面,突顯上帝的聖愛和憐憫無遠弗屆,自耶路撒冷到地極,「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馬太福音》24: 14)。本來是「與基督無關,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在所應許的約上是局外人,而且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的外邦人,如今卻被納入基督福音的敘事裡,得以親近上帝(《以弗所書》2: 12,13),這「關乎萬民的」救贖自然是「大喜的信息」,人們因認識耶穌為神的兒子並接受他有如前來朝拜聖嬰的東方賢士那樣「就非常歡喜」。因此,東西方教會的主顯節傳統是兩個彼此相輔的信仰進路,非但沒有矛盾,兩者的整合還可以為我們提供更豐富的信仰資源,幫助我們更深入整全地理解和欣賞基督道成肉身的救贖。

聖誕與神顯

最後還需要釐清兩個相關的問題:一,主顯節是固定在1月6日嗎?為什麼有些東正教會在1月19日慶祝,而香港天主教會在今年1月3日舉行主顯節彌撒?二、主顯節是東方教會的聖誕節嗎?

第一個問題可以簡單回答。東西方教會的主顯節都是固定在1月6日。主顯節是天主教禮儀年等級最高的節日(Sollemnitas, Solemnity),教宗方濟各在1月6日早上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顯節彌撒。[1] 基於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於1969年2月14日發出的宗座憲令《逾越奧蹟》(Mysterii Paschalis),教會禮儀年的革新包括容許節日(如主顯節)在非公共假日的地區移至最接近的星期日,因此,香港天主教教區今年的主顯日彌撒是在1月3日。

東正教會的主顯日也在1月6日,但為什麼有東正教會在1月19日慶祝主顯節呢?這問題和第二個問題(主顯節是東方教會的聖誕節嗎)相關。相信許多人曾經看過傳媒在1月6日報導東方教會慶祝聖誕平安夜。為什麼東方教會的平安夜不是12月24日呢?這是因為東方教會採用舊曆儒略曆(Julian calendar)而西方教會採用新曆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兩個曆法在1901年到2100年之間相差13天,儒略曆12月24日的平安夜在今天就是格里曆的1月6日。[2] 這造成了一個誤會,以為東方教會在主顯節慶祝聖誕節(其實是慶祝聖誕前夕)。然而,奉行儒略曆的東方教會依然會說,聖誕節是12月25日,主顯日是1月6日,但轉化為今天的格里曆,就是1月7日和1月19日了。值得注意的是,北美的東正教會大多已經依循格里曆,歐洲、非洲和中東的東方教會則依然奉行儒略曆。我還注意到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3] 及由其成立的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教區都採用格里曆,[4] 但屬莫斯科牧首區(Moscow Patriarchate)的香港聖彼得聖保羅教堂則奉行儒略曆。[5]

聖誕節和主顯節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當然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解釋清楚的。西方教會主顯節的聖誕背景無可避免,不過必須注意聚焦的是東方賢士對聖嬰的朝拜,還應該注意的是,最早期的東方教會主顯節只是紀念耶穌的洗禮、沒有聖誕,但歷史的發展,洗禮也在道成肉身的語境中得到更豐富的演繹。倒過來說,沒有神顯(Θεοφάνεια)的聖誕顯然不可思議,因為沒有神顯,第一個聖誕就與所有人的出生沒有分別了。解決兩者之間的混淆,必須回到至為關鍵的最基本的歷史事件基礎:東方教會的洗禮和西方教會的外邦賢士朝拜。


【 註 】

1 】教宗2021年1月6日主顯節彌撒直播,見:“Solemnity of the Epiphany of the Lord – Holy Mass”;http://www.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en/events/event.dir.html/content/vaticanevents/en/2021/1/6/messa-epifania.html。 教宗2020年1月6日主顯節彌撒講道全文,見: Pope Francis, “Solemnity of the Epiphany of the Lord; Papal Mass – Homily of Pope Francis,” January 6, 2020; http://www.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en/homilies/2020/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200106_omelia-epifania.html.

12】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天主教譯為教宗額我略,其餘出版和傳媒的譯名很不一致)於1582年10月4日引入了新曆,把舊曆推前了10天,即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後的第二天是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由於新舊曆的年均日(average days per year)相差0.0025天,這10天的差距到了今天就成了13天,到了2101年的主顯日則相差14天。

3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of Constantinople, “Patriarchal Proclamation For Christmas 2020,” December 22, 2020; https://www.facebook.com/ecumenicalpatriarchate/posts/10158852420694158.

4 】The Orthodox Metropolitanat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East Asia, “The Great Feast Of Theophany”; https://www.omhksea.org/archives/3704

5 】Saint Apostles Peter & Paul Orthodox Church in Hong Kong (Moscow Patriarchate),“Schedule of Services”; https://orthodoxy.hk/hk/schedule/.

http://3.35.167.63/?p=14367

江丕盛

學者,積極推動信仰在公共領域發聲,並參與跨學科、跨文化和跨宗教之間的對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