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1920 年11月11 日安葬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稱西敏寺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的無名戰士(Unknown Warrior)靈柩。
當天約有一百名女性是特邀貴賓(guests of honour),她們每一個都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和所有兒子,所有在戰爭喪失丈夫和兒子的女性,她們的申請都獲得邀請。
儀仗隊由來自海陸空三軍的 100 名維多利亞十字勳章(Victoria Cross)軍人組成,這很可能是最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軍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地點的一天。
這意念來自 Reverend David Railton (1884-1995),1914–1920 年在英國一個小市鎮 Folkestone, Kent 擔任牧師,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期間向教會請假擔任駐法英軍臨時軍牧(temporary military chaplain)。他記得曾經在法國一塊園地看見一個粗糙的木十字架,上面寫著「一位不知名的英國士兵」(An unknown British soldier, of the Black Watch)。他想到失去親人的家庭的苦痛傷悲,他們或許永遠不知道戰爭中遇難的親人的最後安息處。於是,這位 35 歲的年輕牧師在 1920 年8月寫信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座堂主任 Right Reverend Herbert Ryle,要求他考慮在大教堂裏埋葬一位不知名的英國士兵屍體。他之前也曾經把這意見向陸軍元帥 Field Marshall Douglas Haig 提出,但不獲受理,但他並不氣餒。
座堂主任牧師把這個簡單、但從未有人提過的建議轉告英皇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喬治五世有所顧忌,擔心會再重揭戰爭的悲痛傷口,但首相 Lloyd George 卻大力支持這意念,於是就決定在當年11月11日,即停戰後的第二個「停戰日」(Armistice Day)舉行。[1]
這故事令我深深感動,一個原是草草埋葬於異鄉荒野的不知名士兵,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第二週年與君王同葬。
原來一個文明的偉大並不在於其豐厚財富或強大軍備,而在於其對最不受關注、甚至被遺忘的低層人民的重視,理解到他們為社會和國家的貢獻,看似微乎其微,實質上應該給予最高的尊重,尤其是他們付出生命的犧牲,更配得國家級的最高尊榮,即使與君王同葬,亦不為過。
「上主從灰塵裏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
《撒母耳記上》2: 8
【 註 】
1】 紀念儀式中有兩分鐘默哀,悼念戰爭中喪生的士兵。二次世界大戰後,悼念陣亡軍人的意義更成為焦點,因此停戰日在英聯邦國家如英國、澳洲、加拿大等被稱為「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或「和平紀念日」)。美國這一天則稱為「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不僅紀念和平及陣亡士兵,更對退伍軍人表示尊重。
(文章資料取自:
Imperial War Museums, https://www.iwm.org.uk;Westminster Abbey, https://www.westminster-abbey.org;及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