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城求平安吧

關注香港政制發展的人需要看到,香港正處身巨大危機邊緣。如果政改方案有可能通過,在立法會表決前,堅決反對方案的年輕示威者將雲集立法會大樓外, 展開激烈的衝擊行動,發生傷亡的機會很大。如果政改方案無法通過,建制內部將會出現重大人事變化,極左保守勢力將全面取代較開明溫和人士,「港人治港」將迅速變質,引發新一輪的社會撕裂。 為這城求平安吧!現在開始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尋求化解政改牽動的深層次矛盾,令社會重返正軌,也許還來得及。

雨傘運動與教育

運動期間,不少社會賢達指斥通識教育科是推動學生參與政治運動的主要因素,還有人指由於中國歷史科的偏廢,導致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下降,結果成為他們參與運動的內在價值取向。 政改引來的問題若只推諉他人 (例如: 教育) 而忽略自身的反思與再啟蒙,誠非我城之福。一旦誤判因由只會令香港永無寧日,只有對症下藥才可落實一國兩制的構想。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經過了差不多三個月的雨傘運動,看到香港社會的撕裂。佔領行動結束,但撕裂情況未見縫補的曙光。對建立和諧社會,縫補撕裂,政府所做的比任何人更重要。可惜的是,我們看見他們所言所行的,不是着眼於縫補撕裂,反而是挑起更大的矛盾和對立。

不要讓仇恨滋長

作為曾遭受暴力襲擊的過來人,我想向雙方說一句話:「不要讓仇恨滋長」。 我也曾遭遇無情的襲擊,看到鮮紅的血滴在地上濺到手上,我也有過憤怒、傷心、冤枉、委屈的感覺,但我切切向上帝祈求,不要讓仇恨在我內心滋長,不要讓我被報復的念頭俘虜,以免我失去活在愛中的自由。 最後,我要向特區政府的領導者們提出忠告。你們當中絕大部分人都不想看到社會撕裂,不想看到仇恨滋長,你們明白政治問題只能用政治方法解決,不可能通過紀律部隊用武力解決,請你們盡一分力,促成對話,化解仇恨。

政見不同,怎談復和?

我們勇敢地把天國的公義帶進社會,比起躲在教會內「和而不同」地聚會更合乎上帝的心意。這樣,群體復和就不能透過「和而不同」去達致,而是必須在上帝真理的光照下,按公義去處理信徒間不同的政見。

雨傘是茶餐廳,不是麥當勞

有些人認為學生有這樣的組織力,一定是有勢力在幕後指揮統籌。這樣的想法,忽略了伴隨年青人成長的網絡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我們的年青人是在開放的平台上長大的。開放的世界著重誠信、民主,把公共的利益和群體的發展放在個體的利益之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唯利是圖和唯利仕途的成年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重價的合一

信徒惟有齊心挑戰和更正政權的罪,才能把「重價的合一」帶到教會和社會中。若我們噤聲以圖保護和諧穩定,就只是貪圖「廉價的合一」,不單縱容政權的罪繼續擴張,更是把「忽視罪」這罪帶入教會中,阻隔了信徒間「重價的合一」。

聯署:停止激化警民對立 深信和平戰勝暴力

超過六十名基督教神職人員、學者、機構主管等發表聲明並發起簽名運動,呼籲停止激化警民對立,不要為政府與學聯的對話添加障礙。 我們反對各種暴力,追求社會和平,但和平必須有公義,而公義需要制度的保障。我們呼籲當權者及社會各方放棄敵我思維,同舟共濟,為建設誠實、仁愛、公義、和平的香港,齊心努力。

縫補裂痕、持守香港核心價值

無論將來如何,我們仍要持守香港重要的核心價值。聖經說:「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與和平彼此相親。」(詩八十五10)誠實、公義、仁愛與和平,不單是聖經看重的核心價值,也是社會和普世的核心價值。

示威者與政府皆應調整策略,避免香港進一步撕裂

我認為民主抗爭應該進入另一個階段,調整策略,減低對其他人的影響,凝聚參與者深化民主,避免香港繼續撕裂。 執政當權者同樣要作出調整,放棄用鬥爭或者高壓手段去壓制示威者,應該是有效去疏導他們的情緒,進行有用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