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途:馬田史高西斯的《誘惑》與《沉默》

對信仰的追問是馬田史高西斯迄今為止從未間斷的訴求。⋯⋯他自己說:“我是一個冷淡的天主教徒。可我是一個羅馬天主教徒——這是永遠無法脫離的。” 《誘惑》與《沉默》這兩部在時空上本無多少關聯的作品,因一人的獨特生活旅程而成為一種信仰之旅的不同時刻標志。它們以各自獨到的方式向我們展現與任何基督徒都息息相關的主題,即人性的軟弱如何面對神性的救恩;或者,更好說是:無限美好的神性如何遷就而批戴了這沉重鄙陋的人性。

盼望,對人性的塑造

將臨期中的盼望是向光明打開一扇窗,在禁閉的沮喪中醒視與敬畏神聖的存在!期待良善的心,等待神性的轉化和超越,讓不斷醜化人性的破壞力可以受到制衡。

光影聞道(一):《教父》(The Godfather)

在每個看似絕望的處境中,在每個封閉黑暗的國度裡,其實都有一度通向救贖的門,只是開門的鑰匙並不在人自我救贖的努力中,而在慈悲的上帝手上!

行公義的誘惑

誘惑是真實的,行公義者走得越前,行公義越成功,誘惑就越大。要防範誘惑,就需要行公義者由始至終維持清心,只為公義,不為自己。

民主與公義

「人有實踐公義的能力,使民主有可能,但人有行不義的傾向,令民主變得必須。」從人性的特性看,民主是當代基督徒追求的公義訴求之一,亦是基督徒在不完美的世界裏,所能有的最佳政制選擇。

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臉?

一部好影片就像鏡子一樣,從中我們可以更加看清自己。或許,在目睹了《竊聽風雲3》赤裸裸呈現的人性之惡後,觀眾們大可不必一邊感慨一邊跟著哼起片尾的主題曲: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臉?又是誰令碧海也變,變作俗流滔天?此時呼喚青山也好,碧海也好,都不過是不敢直面我們本性真相的自欺欺人罷了。

新的黑暗時代 (下)

自然人性是上帝給人的禮物,本為劭美,但人不知撙節,讓靈魂失迷於物慾的淵藪,對超越的靈性卻晦盲顓蒙,沒有超越靈性的追尋,人只不過是其慾念的囚徒而已,最終靈魂與肉體同俱敗亡。
Comments Off on 嬰孩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

嬰孩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

這就是聖誕:一個平凡的女子,在上帝的恩典中,默默地見證了耶穌的人性和神性;見證了上帝因為愛,可以道成肉身成為人;見證了上帝因為愛,不僅僅走了兩里路,更從天上走到人世間。

Pi的漂流看人生

當Pi問白人作家到底相信哪個故事,他也是在問:你相信有救贖的可能嗎? 這個世界不是中立的,你想看到甚麼東西,你看到的往往就只是這些東西。我們願意超越利害關係的視線嗎?我們有勇氣去擁抱這個世界的美麗,有膽量去面對善惡的爭戰嗎?

問性

問性,是人的自我反省。所以性的意義必然與人的本質有關,性的深層意義就是人性的意義。問性,就是問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