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得世界,卻賠上生命的天津大爆炸

中國經濟雖然起飛,但只懂得把資源投資在地產、建設、股市等死物上面。「人」的發展,例如教育、醫療,以至基本的環境安全和食品健康往往卻被忽視。金錢掛帥的哲學已經直接威脅市民的人身安全。不懂珍惜人命,實是愚不可及!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 16:26)

紅尾鵟可以說「不!」

聖經記載,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有以色列人抱怨說,巴不得回到埃及,因為在埃及他們雖然是奴隸,沒有自由,但卻吃飽喝足。他們的身體離開了為奴之地的埃及,但仍然脫離不了心中的奴性。You can take the slave out of slavery, but only God can take the slavery out of the slave. 仰賴強權的點滴恩惠,最終竟附上自由、尊嚴和生命的重價。 自己覓食的紅尾鵟才可以說「不!」

新聞自由的經濟效益

有人以為新聞自由是政治的奢華品,其實新聞自由是建立誠信社會不可或缺的條件。要人民信任政府,政府就要明白人民面對的問題。消滅了筆桿子,災難來到只懂採用鴕鳥政策,後知後覺,實在是愚不可及。

比老鷹更快的田鼠

這是一個兒童不宜的故事,不是因為它特別的色情暴力,而是因為它描寫一個不適合兒童成長的社會。這個社會裏有名有利,有魔鬼,有官有商,有勞動人民,也有基督徒,你讀完後可以對號入座。只是不要給小孩子看,省得他們心中絕望。

要比羚羊跑得快的獅子

「草原上的獅子每天早上起來,一定要立志:『今天我一定要比羚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要餓肚子。』」新獅子王上任的第一年,獅子的數目大幅上升,獅子們也因飽食而健康強壯。十年之後,那草原已經變了一片沙漠了。大部份的獅子不是餓死了便是離開了,失去了領土的獅子王四處流離,最後被一輛載滿獵人的吉普車發現。甘地曾經說:「Live simply so that others may simply live.」在今天全球化的社會,這名言可能要改為:「Live simply so that we all may simply live.」了。

雨傘是茶餐廳,不是麥當勞

有些人認為學生有這樣的組織力,一定是有勢力在幕後指揮統籌。這樣的想法,忽略了伴隨年青人成長的網絡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我們的年青人是在開放的平台上長大的。開放的世界著重誠信、民主,把公共的利益和群體的發展放在個體的利益之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唯利是圖和唯利仕途的成年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囤積居奇的社會矛盾

在商業社會中,做生意賺錢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生意涉及的是衣食住行等影響民生的資源,我們就應當特別小心。囤積居奇、牟取暴利是聖經所不容許的,換言之是天理不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