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道歉
心胸的蛻變
在適當時候真誠說出「都是我的錯」,不是軟弱,更不是權術,而是讓勇氣、正氣、謙卑和包容,驅走大家心裏的晦氣、自我、傲慢和偏見。 誠然,我不能時刻保持這種大方、大氣的狀態,也不能經常冷靜承受對方的「無情」拒絕。我的心胸還是很狹窄,「工作不會做死 人,只有人事才會煩死人。」 弔詭的是,正正就是難熬的人事、難忍的冤家,才最能幫助我們磨練器量和胸襟(加上有智者不停在我背後發功),激發心胸的蛻變。
銘記與遺忘(二):二戰 • 德國
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形成的文化,可以說是一種悔罪型文化。基於上述信仰,人認罪悔改並非丟臉而是理所應當的事,真心認罪的人,會盡力彌補自己的過失;而饒恕對方也被視為美德,甚至不以對方首先認錯為條件。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德國政府在二戰結束至今都在道歉,且對受害人進行國家賠償,同時德國仍不失為有尊嚴受尊重的國家。
我們為什麼不道歉?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生活的土地上發生了很多血腥的事件,政府從來不道歉。為什麼政府不道歉?道理其實既簡單又弔詭:如果連普羅大眾都不會道歉,如果道歉不是我們的公共價值和文化,你還能指望通過叢林法則勝出的統治者會道歉嗎?這,就是我們的可怕與悲哀之處,也是劉伯勤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