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苦難
看見
未躺進醫院前,我做的是報社的新聞工作,那當然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我和市民大眾的交往主要是通過文字,較少面對面的接觸,情感上隔了一重。進了醫院後,我每天接觸到不同階層、不同年紀、不同經歷的病人,還有病人的家屬和醫護人員,我看見人世間真實的、不斷發生的、難以解釋的苦難,我也看見在苦難中格外彰顯的人性尊嚴、頑強鬥志與無盡關愛。在這裏,我看見被壓傷的蘆葦,也看見上帝撫慰的手。
去飲 • 苦難 • 希望
從耶穌的事迹來看,把公民抗命形容為「去飲」其實是合適的。這是一餐有恐懼、有犧牲、有苦難的宴會。這份苦難亦為香港帶來希望,因為喚醒了的良知會把一切照亮,使正義有機會光榮地復活。
愛自己國家的苦難
當然,下一代要做的夢,老一輩的無權作主;譬如我希望她們能愛國,但沒有人知道她們將來會住在哪一個國家。然而,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大遺產,就是正確的信仰和價值觀,對罪的恨惡和對公義的渴慕。
無言的震撼
面對既無法表達,也無法理解的實在時,我們必須保持寂靜。正因為面對著這樣的絕對,我們語言的局限和愚昧就顯露出來。此時無聲勝有聲,因為面對言語無法言述的苦難,面對理性無法測透的荒謬,因為只有緘默才是對已逝者的最深悼念,才是對哀慟者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