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究竟有甚麼可怕?

人若以天國降臨在地為念,自然會拒絕把世上政權絕對化,繼而培養出一種批判的態度,一種獨立於政權的思考能力。可以想像,若有幾千萬人以這種方式思考,對一個專制極權來說,那會是多麼大的隱憂。對以謊言治國者而言,若讓堅持真理,不肯向謊言和不義低頭的精神深入人心,這會是何等大的威脅!

給下獄青年的信(之九、領袖風格)

年青的時候,我們相信做領袖要「一馬當先,勇往直前」。年齡漸長,我們學會做領袖要「以身作則,以德服人」。遇到挫折、走過逆境後,我們才明白做領袖要「塑造願景,啟迪人心」。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稱為「僕人式領導」,那是出於《聖經 • 馬太福音》20章27節:「誰願為首,就要作你們的僕人」。貫穿這些不同境界、長久維繫領袖與群眾關係的,不是威權、遏制、懲罰、恐懼,而是誠懇、愛護、責任、犧牲。

給香港教會的兩封信

耶穌的道路,既不是希律的強權壓服之路,也不是該亞法的臣服勾結之路,既不是奮銳黨人的武力革命之路,也不是愛色尼人的避世敬虔之路,耶穌的道路是愛心寬恕的路,是受苦犧牲的路,是世人認為愚拙無用懦弱投降的路,卻是感動人心悔改回轉的路,是打造信徒群體以愛相繫無懼強權的路,是唯一通向永恆的路。
Comments Off on 貼地的和平之子

貼地的和平之子

若基督徒群體渴望成為社會中的和平之子,就必須學像道成肉身的耶穌一樣「貼地」,與社會中受欺壓、被逼害的群眾同行,在受苦受傷時願意忍耐,並賜恩典予得罪自己的人,才能把基督的和平帶進人間。

和平之子的憤怒

沒有對罪的憤怒,人在罪面前就只會陷入絕望;沒有對不義的憤怒,社會亦沒法擺脫暴力,達至真正、長久的和平。

將臨期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人們都是通過計數時間的方式期盼未來某一美好時間的到來。在西方,將临期月曆和將临期花環的宗教習俗讓信徒回歸信仰自身。通過每日打開將临期月曆上的窗戶,點上將临期花環上的蠟燭,信徒們閲讀、默想聖誕相關經文、禱詞,逐漸預備心,在歡喜中期盼紀念兩千餘年前、在寧靜安詳的伯利恆之夜救恩的降臨。

反思守法與法治

在有些像耶穌醫病的故事的情況,「守法」與「法治」的關係根本就不能搞清楚,因為它同時有阻礙及彰顯法治的元素。守法與法治根本就沒有一個三言兩語可以定調的關係。當「守法」被當權者用來鎮壓人民時,「守法」就會與「法治」背道而馳。當「守法」是用來要求當權者不要濫權時,「守法」就會是「法治」十分重要的一部份。

路加的聖誕故事 ——在帝國唱一曲不同的“彌賽亞頌歌”

《路加福音》成書時,奧古斯都已經去世,他所建立的“羅馬統治下的和平”(PaxRomana)已接近百年,維吉爾的“彌賽亞頌歌”在帝國各地被傳揚。路加刻意將耶穌的誕生放在羅馬帝國的場景下,意在敘述了另一曲“彌賽亞頌歌”。

活在劏死牛的現實下

若我們擁抱上帝的慈悲,若我們珍惜壓迫者,我們有可能在上帝的恩典中扭轉壓迫的事實,突破被壓迫者與壓迫者的既定關係:我們再次視對方是有血有肉、有獨特性格、有自由意志的活生生的人,絕不會強行將對方「定了死罪」,也不會標籤對方「死牛一邊頸」,不會堅持對方一定死不悔改,反而容讓對方有轉念的可能,正如我們自己也被上帝如此容讓。

格拉森人的選擇

天國忽然展示在格拉森人面前,他們的反應是害怕。他們所需要和期盼的寬恕、潔淨和更新,由接受天國開始。但他們當中除了耶穌釋放的那人,似乎都選擇了將天國拒諸門外。然而,耶穌開了天國的門,沒有人能關上;到了末期,衪更要將一切執政掌權的和有能的都毀滅,把國交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