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真理

辨識真理是為了找出上帝對自己的召命,而不是以此審判別的信徒或要求全教會達成一致。羅馬書的受眾雖有同一信仰,但卻有截然不同的辨識,教會因此陷入分裂危機。保羅沒有運用使徒權柄一錘定音,而是要求兩派信徒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因為這些差異並非關乎信仰核心內容,上帝容許其子民有不同的判斷。

牧師不要講政治?

可我仍相信光暗有別, 基督與彼列不可相混, 信仰價值不能被架空, 世上領域全屬主所有.... 唯有真理叫人得自由。 說到底,作牧師不學真理,不敢講真理,不作也罷。

政見不同,怎談復和?

我們勇敢地把天國的公義帶進社會,比起躲在教會內「和而不同」地聚會更合乎上帝的心意。這樣,群體復和就不能透過「和而不同」去達致,而是必須在上帝真理的光照下,按公義去處理信徒間不同的政見。

名列大文豪的C. S. Lewis —— 深入淺出,讓文字成為真理的有效載體

今天又恰逢C. S. Lewis誕生115周年,C. S. Lewis榮登「詩人角」對我們而言也是一份禮物,正如C. S. Lewis所提醒的:如果你不能將事物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只能說明你自己還沒有完全的明白它。

信在「佔中」(七)︰選擇真理的自由

真正的對話應該包括分享、思辨和說服。這絕不是一方說服另一方的問題,而是大家在對話中都面對實在,並面對與之相符的真理,都願意被真理所折服。

信在「佔中」(六)︰持續的對話和聆聽

漠視差異,自然無需聆聽。不願意持續聆聽,自然不會對話。只有持續的對話和聆聽,我們才是真正有差異的多元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