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李泉
從分歧中學習共存之道——評約翰•稻津《自信的多元主義》
自信的多元主義堅持一種信念,即我們可以承擔彼此的不同,進而為展開對話和互相說服創造機會。與司法實踐不同,踐行多元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意味著平等的挑戰:不論是在公開演講、集會遊行還是在罷工抗議中,她都需要在所投身的公民行動中充分表現出寬容、謙卑和忍耐的美德。
失落的信念:基督教與現代自由主義的濫觴
追求天國幸福的基督徒如何可以成為世間國度中的好公民,這個最先由古代羅馬時期敵視基督教的政治家們提出的責難,恐怕算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政治難題之一了。從日內瓦城市政體,到英國的清教革命,再到美國隨後的立國實踐中,基督教的政治理念為現代民治政體的創立奠定了獨一無二的基礎。遺憾的是,這個西方政治思想中極為重要的主題卻在現代自由主義的核心原則中逐漸失落了。
Comments Off on 自由主義離我們並不遙遠
自由主義離我們並不遙遠
時至今日,偽善的面具已經成為自由市場主義理論形態的一部分,它花言巧語地鼓吹自由、解放、選擇、權力,為的是掩飾嚴峻的現實——赤裸裸的階級力量的重新佈局。面對這樣的處境,自由主義的思想者如果選擇漠視市場至上論調的存在和威力,便是一種極嚴重的失職了。
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臉?
一部好影片就像鏡子一樣,從中我們可以更加看清自己。或許,在目睹了《竊聽風雲3》赤裸裸呈現的人性之惡後,觀眾們大可不必一邊感慨一邊跟著哼起片尾的主題曲: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臉?又是誰令碧海也變,變作俗流滔天?此時呼喚青山也好,碧海也好,都不過是不敢直面我們本性真相的自欺欺人罷了。
國內新時期意識形態背景下的權勢之辨
自“習李體制”執政以來,國家在政教關係方面的調整自然成為國內教會的首要關注。但若將視野局限於此,恐怕容易忽視在具體國家政策背後更加根本性的議題,那就是如何分辨本屆政府所代表的“權勢”之屬性以及對其治下大眾生活的深刻影響。
超越資本邏輯的投資之道
的確,我們今天都生活在一個由資本主導的世界裡,但這並不意味著教會也要完全被動地依此而行。與其繼續小心翼翼地在倫理操守和財富利益之間尋求平衡,教會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尋求超越資本邏輯的投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