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的經濟效益

有人以為新聞自由是政治的奢華品,其實新聞自由是建立誠信社會不可或缺的條件。要人民信任政府,政府就要明白人民面對的問題。消滅了筆桿子,災難來到只懂採用鴕鳥政策,後知後覺,實在是愚不可及。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經過了差不多三個月的雨傘運動,看到香港社會的撕裂。佔領行動結束,但撕裂情況未見縫補的曙光。對建立和諧社會,縫補撕裂,政府所做的比任何人更重要。可惜的是,我們看見他們所言所行的,不是着眼於縫補撕裂,反而是挑起更大的矛盾和對立。

從《連儂牆》看教育子女

教育兒女是家庭的事,是父母的天職,子女接受怎樣的教育、讀甚麼學校,亦應由父母決定,不應由旁人或政府代勞。惟有當父母不在或失職時,社會才應負起教育他們的子女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