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希望
香港有明天 —— 認清現實,擁抱傷痛,盼望明天
先知為了喚醒他們,不要只低頭看著眼前的困局,便叫他們往後看,回想上帝在昔日的恩典與大能的作為,看見歷史的軌跡;也叫他們往上看,仰望上帝創造的宇宙,看見超越的境界,祂領出天上繁星,並一一稱其名;又叫他們向前看,憑上帝應許看見彌賽亞的降臨,看見終末的新天新地。能夠向後看、向上看、向前看的人,就看到想像和盼望。
年輕人是社會的希望
Darkness cannot dispel darkness, and hatred is no cure for hatred. Peace can only be achieved if we replace darkness with true light, and hatred…
看見
未躺進醫院前,我做的是報社的新聞工作,那當然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我和市民大眾的交往主要是通過文字,較少面對面的接觸,情感上隔了一重。進了醫院後,我每天接觸到不同階層、不同年紀、不同經歷的病人,還有病人的家屬和醫護人員,我看見人世間真實的、不斷發生的、難以解釋的苦難,我也看見在苦難中格外彰顯的人性尊嚴、頑強鬥志與無盡關愛。在這裏,我看見被壓傷的蘆葦,也看見上帝撫慰的手。
去飲 • 苦難 • 希望
從耶穌的事迹來看,把公民抗命形容為「去飲」其實是合適的。這是一餐有恐懼、有犧牲、有苦難的宴會。這份苦難亦為香港帶來希望,因為喚醒了的良知會把一切照亮,使正義有機會光榮地復活。
山雨欲來風滿城 日麗風和臨舊地
不要太悲觀,北京的領導人不是儍瓜,不會明知道沒有成功的希望,仍然啟動政改諮詢;泛民主派和香港市民也不是儍瓜,他們都有理性務實的一面。現在雙方還處於測試對方底線的階段,講話自然比較強硬,好像完全沒有退讓迴旋的空間,過去每次政改爭拗都出現類似的場面,毋須過早認定前途灰暗。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過分樂觀,但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告訴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政局變化往往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