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法庭的角色——從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談起

在性傾向歧視法尚在爭議階段的香港,同性婚姻或許有點遙遠。但一個讓不同見解、不同處境人士、團體,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前提下,擺上分歧,真誠商討,尋求理解,有可能嗎?

廣場舞的是是非非——公共空間意識的初體驗

公共領域需要自我限制,這一限制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上,不僅如此,尊重也是下一步協商的基礎。廣場舞之所以引發了參與者與周邊居民的激烈衝突,正是因為衝突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需要尊重他人與自我限界,更別提協商、妥協和共識了。

莫以他者之惡,美化己之不義

近來觀乎基督徒的關社文章,不是指責政府,就是指責某些議員,卻鮮有對自己爭取公義的手段是否侮辱別人,或所發的言詞是否惡毒,作反省檢視,更很少公允地提到與他立場不利的事實。 難道神只要求我們發聲,卻不看重我們怎樣發聲?上帝豈不更著重我們對不義的回應,是否符合祂的義?尊重異見者,包括政府和政見不同的議員所提出的事實……這似乎是實踐社會公義的基督徒要持守的核心公義準則。

尊師重道值得嗎?

讓我們重建師生關係和互信,讓老師待學生有如父母待子女,與學生交談(而非與大屏幕上的投影交談),聆聽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向老師表示應有的尊重,見面微笑打招呼,上課集中精神,誠實不欺完成功課。

學習尊重文化差異

我們以少數族群或異鄉人的身分在國外生活時,需要別人的包容和接納,反過來,外地人來到我們的社會生活,我們也應當接納他們。

女性主義應回歸本真

如今的女性主義逐漸失去了對女性多種選擇的尊重,傾向於將一種單一的價值加于所有人,喪失了其起初對女性多種選擇的捍衛,成為了女性新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