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抗爭

如果官員可以從家庭中學習,很多事情可以處理得體,人和氣順。現代政治實在不宜只懂堅持而不知進退,傾偈溝通不在問題開始,而在其萌芽時期,否則真會家破人亡。

父親不能再缺席

在這個父親消失的社會,我們從未在情緒上被撫慰、在缺點上被接納、在精神上被引領。一個好父親必須成為家人的支柱,遮蓋妻子與孩子的軟弱,在需要付出時為家人舍己;充滿智慧地用恩典與真理來愛與管教孩子。

我不是你的獎品,不是你的權利!—— 一名孤兒的心聲

如果你問一個等候被領養的孩子要什麼,他們只會給你一個答案︰一個媽媽、一個爸爸。「媽咪」和「爹地」是一個被領養的孩子最先學講的字。孤兒沒有父母,他能夠被領養就是讓他終於可為這兩個字填上活生生的面孔。

沒有選擇的選擇——當代中國的家庭困局

30年後,中國的經濟改革似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然而,從「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到「一切向錢看」,單向推動經濟發展的種種惡果也浮出水面,貧富懸殊、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產能過剩困擾著現今的國人。除了這些社會性的惡果,家庭性的惡果也應運而生,「沒錢就嚎叫,有錢就包二奶」成了中國特色,古人之「飽暖思淫欲」得到了史無前例的證明,「錢」搖動了人內心的道德底線,男男女女在「錢」的權勢下變了形。

與哀慟的人同行

我們絕對相信這個星期不過是他們生命漫長嚴冬的開始,前面仍然有無數的黑夜要熬,以致於他們當中或許會有人因為熬不過而放棄。這是十字架的真諦:即便是死亡,上帝仍然沒有放棄人,仍然選擇與人同在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