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有乏時情不盡

這四年的路,能夠走下去,要很用力很用心,才可以克勝迷惘和灰心。而當意念爆發的時候,亦是爭議及壓力最大之時,更是心力交瘁。我問自己還有力走下去嗎?但藏在心底對香港的情,不知為何總是難以割捨,推使我要繼續走,即使力乏要倒,還是要再次爬起來。幸有聖經以賽亞書的一段經文,給了我極大安慰,讓我有信心能走下去:「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 40: 31)

都是雷動惹的禍?

下一屆立法會選舉會不會有雷動 II,我不知道,也不覺得這是重要的。然而,策略性投票的潘朵拉盒子既打開了,就收不回來。只要「比例代表制」還在,下一屆立法會的選舉肯定會有策略投票,而且規模會更大。問題是,經此一役後,非建制陣營是否會更成熟、更有效地在下一屆立法會選舉使用策略投票來增加勝算和議席?

光影聞道(二):《月黑高飛》(Shawshank Redemption)

我們確信,在看似黑暗的世界背後,有慈悲仁愛的主在等待我們;在一切失望、挫敗、苦痛背後,有上帝在基督裡的勝利在等待我們。

浮沉選舉望新路

一場選戰雖然定下了眼前的輸贏與新議會的生態,基督徒卻不應只停在選舉的勝敗。面對眾多的變數,一方面,在轉變的處境中堅持見證基督的職份,另一方面,積極尋求與配合神在我們時代所要成就的新事。

即或不然(縱然選舉結果不是我所期望的)

我相信立法會不應該一言堂,應有更多非建制的聲音。我相信非建制要有足夠的議席,才可以有拉布以外的實質選擇。我相信要有更寬容的議會,香港的撕裂才得以縫補、悲情才可扭轉、港獨思潮才能緩和。縱然選舉結果不是我原先所期望的,我依然會一如既往地繼續爭取,有如許多真誠投身於香港未來的年輕人那樣。

從鬥爭到溝通與合作的議會文化

香港要有希望,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就必須意識到政治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藝術:虛心聆聽、真誠對話、建設性協商、退一步思考、為他者創造寬敞的空間。只有透過真摯的聆聽、對話和協商,香港才可以走出社會深層次的對立和持續的撕裂,新一屆的立法會才可以真正為香港作出長遠的貢獻。

你的一票至為重要

今天的選舉,一票也不可以少。每一張選票都是神聖的!都至為重要!為香港的未來,投下神聖一票!投給可以守護香港、為香港發聲、監察香港政府的候選人!

在時空的某一點

因為我們在乎,所以我們願意不計代價地,付出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感情。愛,往往需要付出代價,甚至必須承受其中的傷痛。雖然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但我想我們更應問的是:我們可以奉獻些什麼,付出些什麼,合力令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好?!

職場壓力下的牧養

面對激變的現代社會和其中的新挑戰,職場基督徒的生命培育成了教會近年來關注的所在。牧者在當中學習建立教會、成全眾聖徒的使命。職場基督徒的生命培育可以幫助教會跨越界限,從另一切入點裝備職場宣教士,在工作崗位上彰顯神的榮美,也在神所賜給予的位置上將福音傳開。

辨識真理

辨識真理是為了找出上帝對自己的召命,而不是以此審判別的信徒或要求全教會達成一致。羅馬書的受眾雖有同一信仰,但卻有截然不同的辨識,教會因此陷入分裂危機。保羅沒有運用使徒權柄一錘定音,而是要求兩派信徒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因為這些差異並非關乎信仰核心內容,上帝容許其子民有不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