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iQuest
從和散那到上帝的沉默
如果沒有基督道成肉身進入上帝自身最深處的苦痛與沉默,怎會有穿越死亡的復活與喜樂呢?上帝確實沉默了,但祂並不永久沉默。⋯⋯從聖枝主日到復活主日,從和散那到「主已經復活了!」,中間可以不穿越苦難和上帝的沉默嗎?
五十幾歲人還可以講理想?!
如果公正可信的新聞媒體愈來愈少,歪理充斥,黑白顛倒,是非不再有公論,而你覺得心有不甘,這群人的理想就和你有關係。 這理想和基督信仰有關係嗎?表面上沒有,這群人開會商量的時候不會先祈禱,他們每天做的內容沒有宗教色彩,他們尋找支持也不限於教友圈子。然而,他們當中有不少是基督徒,願意以生命來見證信仰,願意每天守望所愛城市,願意燃點自己為眾人尋找希望。
《鋼鋸嶺》下的《沉默》——依納爵神操
安德魯加菲真正尋找的是能治愈其內心恐懼的良藥。他害怕的是失敗;或者,更確切的說,他怕的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失敗。他(在“神操”之後)明白了軟弱的威力,明白了受傷的心不需要隱藏;他正走在康復的路上,追尋“更大的自由”。
上主沒丟棄香港
詩篇77篇7節:「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7節經文後(再加多一個7, 即777+7),第14節,詩人肯定地說:「你是行奇事的上帝,你曾在萬民中彰顯能力。」
上帝沒有「暗票」
對一個基督徒來說,自己怎麼投、為什麼投,除了自己知道以外,還有上帝知道,因為「黑暗和光明,在你(上帝)看來都是一樣。」因此,暗票實質上意味著投票的那一刻是神聖的,因為當人在暗處,不必面對任何人的時候,他仍然要面對上帝,他所做的要向上帝問責,他必須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普珥 פורים 最神聖的猶太節日
在每一天的世俗生活中,在每一節奏和時空中,發現原來上帝竟隱藏在其中,難道這不是最神聖的奧秘嗎?
刺痛的記憶
這一段鮮血寫成的記憶,我相信在我餘下來的人生都不會淡忘。我知道自己是無辜的,我完全不明白為何上帝容許這樣殘暴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應該如何面對遇襲受傷這段刺痛的記憶? 在法庭經歷了與基督一起重溫受傷記憶,我忽然明白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遇襲受傷那一刻,在流著血等候白車那時候,基督原來也在我身旁,只是我沒看見沒為意,其實祂一直都在我身邊。這個發現,改變了我對苦難的記憶,令我不再懼怕。 今天,我常常回到鰂魚涌海旁,在那裏吹風、看海、散步、飲茶、食飯,不是因為我淡忘了刺痛的記憶,而是因為我在那裏與基督相遇,我的生命被基督改變。
大齋期禱文
沒有選舉權,更令我關心特首選舉,看了許多有關特首選舉的新聞之後,深感香港社會中的政治角力與暗湧,看著候選人的政綱,思想他們不同的個性和作風,遂把湧現的思緒和感觸化成以下的祈禱。
焉知…….即或不然
我們只能謙卑地承認,不論是「焉知」的「成功」,還是「即或不然」的「失敗」,上帝都能使用,來實現祂的美意,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 我們都活在「焉知」的不確定中,只能審時度勢,衡量自身和所屬社群的歷史位置,勇敢地回應時代的危機與挑戰,以「即或不然」也全然信靠上帝的心,來活好每一天。
- « Previous Page
- 1
- 2
- 3
- 4
- 5
- 6
- …
- 41
-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