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 unfriend 任何人

佔中不論結局如何,香港民眾憎惡極權的聲音已經夠清晰了,下一步大家要在不同層面讓反暴力、追求公義制度的努力遍地開花 ... ... 。尊重多元、容忍批評,不單是鼓勵為落實普選瞓街的民眾,也是送給政府和中央的各位政治領袖。

給師生校友的信

我們應該給予同學最大的忍讓與寛容。我懇請各方要克制,切莫使用任何武力。我希望當局要酌情處理對學生的檢控。我呼籲政府與學生展開對話。讓我們以對話打破困局,共同探討未來的方向。

「武力」、「暴力」,和教會的譴責

暴力確是發生了,教會必須譴責。譴責不單是指出過去的錯誤,亦能叫社會更趨完善。教會作為世上的明燈,亦是愛和平的群體,誠然是責無旁貸。

『袋住先』的誘惑

『袋住先』的誘惑成功之處,在它抑壓理性、道德思維的功能,把大家的眼目集中在眼前『著數』模糊的影子上。 請小心『袋住先』的誘惑,大家不要關掉大腦、停止思考,不要因小利而失大義,不要為了『著數』而放棄是非黑白,要拒絕謊言,拒絕『袋住先』的誘惑!

關懷香港(九):But who cares?

從權力和政治的現實來看,我們大可冷漠和不屑地說,“But who cares?” 但只有在關懷和憐愛中,我們才願意聆聽和接觸,我們才會說,「我在乎的,I care!」 這城市有許多聲音,有掙扎、懼怕、苦痛,也有喜悅、盼望、感恩。值得慶幸的是,這城市原來有很多同行者,他們說,「我們在乎的!We care!」

關懷香港(五):反佔中,不讓發生 保普選,不容變質

「反佔中」,因為大家都不願意「佔中」發生。 「保普選」,因為大家都不願意看到政改拉倒、原地踏步。 「反佔中保普選」不應該流於一個空洞口號,而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與全體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和責任。

山雨欲來風滿城 日麗風和臨舊地

不要太悲觀,北京的領導人不是儍瓜,不會明知道沒有成功的希望,仍然啟動政改諮詢;泛民主派和香港市民也不是儍瓜,他們都有理性務實的一面。現在雙方還處於測試對方底線的階段,講話自然比較強硬,好像完全沒有退讓迴旋的空間,過去每次政改爭拗都出現類似的場面,毋須過早認定前途灰暗。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過分樂觀,但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告訴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政局變化往往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定案。

(聯署):«關懷香港牧函»

際此社會動盪時刻,我們認為持守聖經信仰的信徒,正因對時事議題的理解、分析和信念有所分歧,更務必在主內以愛相繫,彼此接納,在基督裡坦誠溝通,以尋求共識或諒解,以各按信念各盡己職,謀求社會最大福祉。因此,我們願意身體力行,構建溝通平台,彼此激勵,承諾學習實踐:以仁愛寬容消弭紛爭,以謙卑憐憫擁抱公義,以聆聽對話建立共識。

政改還有時間嗎?

從過去多次政改的經驗,政改討論要在選舉年之前的三年就要開始。普選行政長官會在一七年進行,但下一次的立法會選舉會在一六年就進行,兩者應要一併討論。由一六年起回算三年,其實一三年就應該開始政改的討論,但梁振英卻說還有時間,那明顯是不重視下一階段政改所涉及的複雜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