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公義
挪亞——艾洛諾夫斯基的憐憫與米開朗基羅的公義
好萊塢的挪亞看到了上帝的恩典,雖然人類還是墮落的,但上帝將不再毀滅人類,反倒要用憐憫和恩典來對待人類。可是,米開朗基羅更看到了挪亞的獻祭,他告訴我們,因著上帝的公義,他無法任意赦免人的罪,人要得到救贖,必須經過贖罪的代價。
兩種政治公義:實質公義和程序公義
無論在教會或中國文化傳統中,有关程序正义的討論都頗為薄弱。對於沒有傳統可參照的課題,教會的回應顯得緩慢,這可以視為一種審慎表現,甚至是應該的;緩慢的回應不等於說教會並不關心公義問題,也未必是缺乏道德勇氣(雖然這些指控不是全無道理),正面來看,可以是教會需要時間找尋一個更為穏固的理念和行動根基。
政教分離與社會公義
在政治的光譜中,無論信徒是屬於保守派或是激進派,參政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或個別組織)的權力,而是為了榮耀神和服事鄰舍,神的公義驅使我們追求地上的公義,但地上任何人或政黨的公義都是不完全的。
「和平佔中」佔和平
沒有公義的和平是假的和平,真正的和平要求有公義的社會。而在另一方面,追求公義的路上時刻不可忘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