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的」香港

藉著關愛,香港其實可以是一個溫暖和極富人情味的地方。原來碼頭是「我們的」土地,工友也是「我們的」親友,因為這是屬於「我們的」香港。

性是何物(二)︰問身體

人與身體是不能分割的,因此人的經驗也很恰當地稱為「體驗」。如果我們具「體」而深入地探討身體,包括身體的差異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我們才會看到性的整體的圖畫,包括男女身體的不同,男女之間性關係的相互互輔(sexual reciprocity and complementarity)、結合合一(sexual union and oneness)。

碼頭上的鄰舍

工人的願望,只是勞有所得,勞動得有尊嚴。聖經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就是連勞動的牲畜也有律例要保障牠們的尊嚴,更何況以上帝形象被造的人呢?聖經也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給港人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

日前中聯辦在網上發表了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先生與建制派議員會面時,有關2017年普選的講話,令我感到痛心和憂心。

比奴隸更糟的雇員關係

香港碼頭工人正面對一個沒有良知的僱主、一個沒有盼望改變的社會階層及一個不作公義判斷的政府,情況可能比羅馬奴隸更可悲。

耶穌如何看?

什麼是民主自由?如何防止暴君再臨?不如看看耶穌做了什麼。最後晚餐時,祂知道肉身生命將盡,祂起來為門徒洗腳,把猶太教奴僕為主人洗腳的傳統倒過來,以神之子的身分為他們洗腳,要門徒彼此相愛,還要地位最高的行僕人之禮。最後晚餐的最後活動,其意義非比尋常,為民主社會立了最高原則,為一人一票奠下最親切的典範。

殘忍的刑具

若教會應一味的講平權不講悔改,那我不知道這位議員認為,教會跟政黨實質上有什麼分別呢?若然講平等、「大愛」就夠了,那不如扔掉那殘忍、恐怖的十字架,好嗎?只要那幅政治旗幟就可以了。這回到開頭的問題︰你要那殘忍刑具做什麼?

2017年普選的爭議和矛盾

回顧歷史可以明顯得出第45條內列出「按民主程序提名」的規定,目的其實不是有意設多些關卡篩走有實力的候選人,而是希望給香港人一個定心丸,就是這個提名委員會不會胡亂而為,而是會按著民主程序,給我們真正的普選。

性是何物(一)︰問性

今天我們亟須重尋性的意義,使我們的性更人性化,成為有意義的男女之間的深層次關係。如果我們從男女、性別、身體、性關係和行為、性的結合、合一和意義等看性,就會看到一幅很豐富的圖畫,也會更清楚認識性的本質,以致我們回應今天的性文化時,不會自囿於平等、自由或多元等框架裡,可以有更豐富的意義探索。

「玻璃」所得

縱然有一些事實是無法改變,但是在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抉擇讓生命變得無限精彩,就如「琉璃」一樣,看似脆弱,但內裡卻堅壯,而且更會發出耀眼生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