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骨這個疾病,自出生開始,已成為我一生的標記。
小時候經歷了無數次的骨折,實在,每當回想,還是感到記憶尤新,不過隨著漸漸長大,骨骼也隨之而變得堅固起來。
每年,我都需要返回醫院覆診,醫生曾說,踏入少年時期後,出現骨折的次數便會慢慢減少。的確,這十多年以内,出現骨折可說是少之有少了。
雖然,比童年時,我的骨痛已經減少很多,但又不得不緊記著「玻璃骨」還是我一生不能放下的事實,所有隨著不斷成長,學習到如何保護自己。例如有床和椅上,不要坐到邊緣位置,在駕駛電輪椅時,必定要扣上安全帶,洗澡時不能急,畢竟獨自在浴室裡,一旦因泡沫而整個人滑倒在地上,後過真的不堪設想!因此,即使做每個動作已熟能生巧了,但絕不敢掉以輕心。
理論上,如身體不受太大撞碰,其實日常生活都可以活得很自在!不會因疾病所帶來的限制,困鎖自己於靜態環境之中,相反,我希望能為天父、別人及社會做更多更多。縱使身體某處真的受傷了,只要範圍不涉及太大,都不會叫自己停下來,個性就是這樣,做到的也會努力去做到最好!
就像對上一次骨痛,是上年年尾的時間,萬不經意之下,打了一個噴癡來,或許力度大了的關係,背骨隨即感到很痛很痛了!我痛得連躺臥在床上,就像蠟像一樣,不能展轉,整夜也睡不太好。經過一夜後,奇妙地,活動能力自如了一點,接著也可以坐在電動輪椅上,駕駛著繼續到學校演說。
就以上,不知道這做法是否正確,畢竟受了傷是需要好好的休息,不過從小時候經歷無數次骨痛的經驗當中,體會另一種治療方式。沒錯!受了傷不宜活動太多,因為往往不知道是否會用錯力度,導致患處變得更嚴重,但假若,痛的同時,在有限能力下能夠活動的話,也鼓勵大家久不久進行一些小動作,因為骨骼長時間處於靜態,會使筋骨變得疆硬,特別在受傷後,活動時更加感到困難,而小運動,有助加快康復進度。當然,凡事都要下量力而為,若果受傷程度嚴重,除了立即就醫,也好好聽從醫生說話,好好休息。
與大家再分享一下,當骨骼受了傷的另一種治療方式,我舅父,是從事某醫院的男護士,他說在超級市場內購買一包冷藏的雜豆,即是內有玉米、青豆和蔔葡,回家可置於冰箱內冷藏。建議每天敷在患處十五分鐘,若整包雜豆由冰箱取出來感到太冰冷,可先放置毛巾患處上,然後再放上整包雜豆,或把整包雜豆使用毛巾包著,然後再敷上。這方法的確有助舒緩作用,假如你或家人朋友不小心扭傷,可以嘗試這個舒緩方法。
最後,希望能透過經歷中,與大家一起分享,縱然有一些事實是無法改變,但是在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抉擇讓生命變得無限精彩,就如「琉璃」一樣,看似脆弱,但內裡卻堅壯,而且更會發出耀眼生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