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給自己許下一個承諾── 每年都要安排一個外地考察,寓學習於旅行,既可離開香港作息,又能擴闊視野,安靜反思,那是重拾意志、創意和精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剛到老撾旅行一周。選擇老撾,皆因一年前有好友帶我到灣仔一間賣老撾咖啡的餐館 Bolaven Cafe。那小館地方舒適,食物一流,咖啡更是一絕。它用的咖啡豆來自老撾 Bolaven 山區一個自家開設才七年的有機咖啡農場,營運方式做得比公平貿易更嚴謹,咖啡竟已被評為 89.1 分(港人熟悉的藍山咖啡,約有 90-92 分),實屬奇蹟!碰巧當天老闆 Sam 也在餐廳,閒聊間談及他的身世:原來他在老撾長大,越戰時一家逃難到泰國,在難民營逗留兩年後才被加拿大收留,直到二十多年前遷到香港。之後回到老撾看到很多農民沒有工作,孩子沒有上學,令他下定決心,學習培植優質咖啡,為農民創造就業機會。
我這人臉皮確實有點厚,初識人家,便老實不客氣說要跟他到老撾走一趟,老闆居然一口答應。上周一行六人隨 Sam 到老撾,甫下機便急不及待要往他的有機咖啡園。我們的學習態度也太認真,希望一天內就學懂如何種植有機咖啡和經營農場運作!Sam 及其團隊亦不厭其煩,有問必答。聽君一席話,真箇勝讀十年書。
碰巧來自美國的一位義務顧問到訪莊園,在接近四十度高溫下,我們仍亦步亦趨,跟着他們走進農場實地考察,豎起耳朵聽他們討論各種園藝的技術性問題。我愈聽愈覺得有味道,因為他們講的雖是種植,其實也在談管理、說人生。
最有趣的一個話題,是當顧問看到有些咖啡樹多長了一兩根枝幹,便再三叮囑,要把它們徹底砍掉,免得整棵樹過量汲取泥土裏的重要養分,去孕育多生的枝節,繼而嚴重影響整棵樹未來的健康成長。
「雖是多生的,但這枝節很壯健,已結出不錯的果子呢!」農務主管一臉惋惜與無奈,希望打動顧問格外開恩。
「眼前的果子只是短暫的收成,多生的枝節會窒礙整體的長遠成長。」顧問耐心解釋。
「那要砍掉多少才夠呢?」主管指住多生的枝節問,「修剪到這兒,夠了吧?」
顧問笑而不語,蹲下來做了一個手勢,說:「你要把整棵咖啡樹砍至主幹及膝的高度,讓咖啡樹重新生長,這是你們農場採用的 Beaumount-Fukunaga 修剪法。犧牲來年的收成,但打從後年開始,收成將會比今年多出五至六成。」
主管聽後還在喃喃自語,很是捨不得。
Sam 笑說:「修剪(pruning)多生枝幹可不是剪頭髮,絕對不能這兒修一點,那兒留一些。
「我很明白農夫的心情:好不容易養大了一棵樹,枝節好端端的,又能結出果子,確實很難下手把它砍掉一大截!」
顧問諒解地點頭,「很多農夫就是過不了這個感情關口,這可是一個理性的 hard decision 啊!但是,咖啡樹長得愈高大,修剪就愈難做得好,收成和品質就會受到莫大影響。所以,大小幅度的恆常性修剪,才能令它茁壯成長。」
我們回到小屋吃農家飯,包括農場飼養的有機乳豬。席間繼續談論咖啡樹的修剪藝術,Sam 有感而發:「這就是管理。我們要出產頂級的品質,才能打進國際市場,幫助更多老撾農民。而培訓農民和種植咖啡一樣,都要講求耐性、心思和決斷的修剪工程。」
我禁不住問:「我看到一些田地,雜草特別多,咖啡樹參差不齊,果子少、枝節多,是什麼原因?」
「主要是負責該耕地的農夫不夠認真,缺乏責任感。」Sam 說得坦率:「雖然我們希望透過培訓農民種植高質素咖啡而增加就業機會,但他們必須自助!對於沒有心機、不珍惜、不認真的農夫,我們只好忍痛與他們解約,把有限的機會和資源留給有心幫助自己的人。
「人和咖啡樹一樣必須經歷 pruning,才能穩健成長!」
我想起這幾年總有人問,作為一間社企的 L plus H 會否辭退員工?我都這麼回答:「我們是良心企業,並非善心企業。如果員工『hea』、自我中心、不合群,又死守過時的技術或管理觀念,很容易對團隊造成壞影響。如果屢勸不改,我們惟有開除他。」
我的主席經常叮囑說,社會企業不能只談愛心而不執行企業紀律,更不可縱容表現和態度有問題的員工,「寧願少一雙手,也不能多一個拖垮士氣、浪費公司資源的員工。」
在 Bolaven 高山上,我細嚼人生的種種驚喜。Sam 和我們一樣都是為了追求一個夢想,那怕要投身一門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行業── 被公認為最不賺錢、最艱苦的農業或是製造業,使命和志向卻賦予大家一種傻乎乎、不合情理的幹勁,從零開始學習,即或遇上困境,還能抱着積極正面的心態,迎接每一個試煉。就算把我們從前賴以成功的生存伎倆,砍伐到只剩下一點點精髓,反而能夠把過往最好的生活體驗和專業技能,靈活運用到新的環境,開拓一個更精彩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