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探尋(二):Bodley:飽蠹樓中,再思西典

banner

 

「『博德利』是『圖書館』的同義詞」──這句話流傳於學術界,表達了學者們對牛津Bodley圖書館的敬意。希特勒未遂侵英計畫中,有兩大關鍵:炸毀牛津Bodley、處死劍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當代社會輕人文而重理、工、商,豈不知哲學與圖書對希特勒的威脅,還過於英國的軍事、科技、財力。英國若無培根(Francis Bacon,十六、七世紀哲學家,深受清教徒影響,乃近代科學方法之父),豈能產生牛頓?而沙翁文學與培根哲學,豈非在同一時代水乳交融、相輔相成?若無此人文基礎,英國又何來自然科學、工業革命等成就?而莎翁、培根的思想,又建立於何基礎?這些問題固難有單一、確切的答案,但用心參觀The Bodleian,或能稍有體會。

錢鍾書留學牛津時,戲稱「Bodleian」為「飽蠹樓」,自詡為饕餮之蠹(書蟲),在樓中「橫掃西典」。方庭(Quadrangle)是Bodleian的主要建築,其核心為神學館(Divinity School)。牛津眾學院一向有自己的圖書館;十五世紀,漢弗利公爵(Duke Humphrey of Gloucester)捐獻大量原典給牛津大學,由眾學院共享。為存放這些原典,神學館之上就加蓋了一座圖書館,名為Duke Humphrey’s Library。

十六世紀,Humphrey’s曾一度中落,直到1598年,在牛津莫頓學院(Merton College)院士博德利(Thomas Bodley)主導下,得以重整、擴建。博氏曾隨父母移居日內瓦,躲避血腥瑪麗迫害,期間博氏投入加爾文師門,返英後成為清教徒運動一員。清教徒重視閱讀,在博氏主導下,牛津大學圖書館終在1602年重啟。為紀念博氏的貢獻,便將此館命名為Bodleian Library,幾世紀來不斷擴建,但主要部份,始終是以神學館為核心的十七世紀方庭。

方庭有十扇木門,分屬十三個學系,門檻漆有藍底字樣:「文法與歷史」、「邏輯」、「天文與修辭」、「語言(希伯來文與希臘文)與數學(幾何與算術)」、「音樂」、「形上學」、「自然哲學」、「道德哲學」、「千錘百鍊的法學」、「千錘百鍊的醫學」。方庭居中面是神學館,大門氣勢凌駕於另十扇門之上。這些學系的排列,反映出傳統大學教育背後的信仰。

傳統大學中,神學乃眾學科之首。入學時,學生須先修習「三藝」(Trivium),即文法、修辭、邏輯:這是為了研究神所造萬物、所賜人理性中的和諧形式與規律。之後是聖經原文(希伯來、希臘文):熟讀神的話語,才可獲得真知識。此外還有「四藝」(Quadrivium),即天文、音樂、幾何、算術:在聖經亮光中用理性研究神所造的世界。從基礎科目進入高等學科的門檻是哲學。易經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而「哲學」是指眾學科之「道」。因此,大部份學科的最高學位都被稱為「哲學博士」(Ph.D.)

傳統大學的三項高等學科是神學、法學、醫學,而神學乃三大學科之首。時至今日,牛津頒發的所有學位中,最高者仍是「神學博士」(Doctor of Divinity):所有學問皆本於神、倚靠神、歸於神。[1]

再思Bodleian歷史,我們可窺探近代英國文化成就背後的信仰基礎。若無中世紀、宗教改革的基督教思想,是否英國還能產生沙翁、培根、牛頓,以至其後的工業革命,值得深思。英國歷史上,建立法治、廢止奴隸制度、抵制鴉片政策、制衡帝國主義,更與基督教的貢獻息息相關──這又開闢另一個議題了。

[1] 見University of Oxford Statutes and Regulations: Regulations for Degrees, Diplomas, and Certificates。網址:http://www.admin.ox.ac.uk/statutes/regulations/307-072.shtml#_Toc28140155。牛津神學系的博士生獲得的學位是「哲學博士」(D.Phil.);「神學博士」(D.D.)是特別殊榮,只頒發給在英國國教成為主教或對教會有特殊貢獻的牛津校友。古典D.D.學位與部份北美大學神學院(Divinity Schools)或歐陸大學頒發的「神學博士」(Th.D.、D.Theol.)不同,後者為學術性學位,前者乃特殊的榮譽博士。

图片说明(由上至下):
1. 方庭正門入口。此高塔名為 Tower of Five Orders,是牛津著名建築之一。
2. 從Broad Street側門進入Bodleian方庭。此處為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原址。
3. 神學館內部。牛津大學最早的講堂(lectures),就是在此進行。毋庸置疑,此為教授神學的殿堂。
4. 拉德克里夫館(Radcliffe Camera),圖書館的一部份,是牛津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曾劭愷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研修碩士;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碩士;維真學院道學碩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理學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