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

banner01

 

親愛的欣欣:
不經不覺,你到英國倫敦升讀大學已經半年。但你仍然很關心在香港的人和事。不時透過互聯網閱讀有關香港的新聞。在2月26日,你知道劉進圖叔叔被一班冷血的兇徒砍傷,你感到很震驚及對他的安危感到擔心,並不斷為他禱告。在第二天,我看見你面書上留了一段很長的留言,你當中講到,當所有人在批評暴力政治的時候,更多的罵聲當中不會帶來改變,而你在一遍洗板和無數時事評論當中看不到出路,在言論自由不斷被收窄的困局之中,你不知道如何可以突圍。爸爸一方面很開心看見你對人生有反省,另一方亦想嘗試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沒錯,有時候在一連串的負面新聞出現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困惑和沒有出路,但是我認為,第一,我們需要正視問題,不要將事件淡化為一個個別的暴力事件,而要認清今次的事件正在威脅我們珍惜的新聞自由。沒錯,現階段我們還沒有捉到真兇,沒有人可以有直接証據去証明行兇者的動機,但我們所有認識進圖叔叔的人,都異口同聲的認為,今次的事件絕對不會牽涉到他的私人恩怨,因為他絕對沒有金錢的糾紛或桃色的新聞,會導致有人會如此精心策劃一次如兇殘的襲擊,所以唯一合理的推論,就是與新聞自由有關。正如黃仁龍叔叔在日前香港大學榮譽博士頒授典禮上面所說,劉進圖的遇襲損害了本土的核心價值,並且動搖了社會的基本底線,令言論和新聞自由受到威脅。我們唯有正視問題,不去淡化問題,才可以捍衛到我們珍惜的新聞自由和法治。

第二,欣欣我都希望你能抱著一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不要給恐懼和無助感淹沒,正如進圖叔叔和碧君姨姨亦多次說,希望將今次的壞事變成好事。幕後的黑手雖然是想打擊我們的新聞自由,但我們只要團結一致,我們反而可以更加有力的去捍衛我們的新聞自由,讓他們知道雖然他們刀鋒冷,但是我們的熱情未冷,他們亂揮刀劍是沒有結果的,反為令他們成為社會的公敵,令香港人更團結一致的去捍衛新聞自由。這亦是我們一班人成立劉進圖事件關注組希望做到的目的。

第三,我亦都希望你能常保存著一個感恩和有盼望的心,這段時間無論我是讀進圖叔叔的文章,或者探望他與他傾談,我很開心的是,雖然看到他身體虛弱,但他心內的那團火並沒有熄滅,他沒有自怨自艾,反而他經常表達對上帝那種感恩的心,不斷向我表達感激前線的醫護人員及警員的努力。我們很多時候若果可以保持住感恩的心,可以幫助我們轉化為更大動力,同時亦需要保持著一些幽默感,就如他第一篇文章說到,他遇襲送院,手術前後需要輸十包血,差不多全身的血液都換過一遍,他還懂得這樣說笑:硬骨頭擋住了無情的冷刀,亦換來一身熱血。

最後,我亦希望你可以相信,如進圖叔叔所講,萬事都互相效力,要愛神的人得益處。在苦難裡,反而幫助到我們面對自己的懷疑和軟弱,思考生命的問題。正如你所說,你特別喜歡進圖叔叔第六篇感言,講到受苦的意義和生命的反思。其實在發表這篇文章之前,他曾在我探望他時給我看過這一篇文章,我倆有機會再談苦難問題,雖然我們都沒有一個肯定和完全的答案,但即使在現階段也能看到有很正面的事情,特別在苦難裡看到進圖叔叔學習到那種謙卑,亦鞏固了他對上帝的信心,經歷到雖然兇徒的刀鋒是無情,但是人間仍然是有情,經歷到一家人的支持和照顧,感受到香港人對他的關心,體會到很多的老朋友,多年與他建立的友情那份支持。所以欣欣,我亦希望你在英國那三年,繼續擴闊你的視野,繼續思考你的人生,希望你能學習到如何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愛你的神同行,你學成歸來可以為香港作出你的貢獻。

欣欣,當你知道我們成立劉進圖事件關注組的時候,發電話短訊給我和弟弟朗朗時向我投訴,為甚麼只關注進圖叔叔而非關注你,我知道你是說笑的,因為你也很關心進圖叔叔。你知道進圖叔叔昨天生日,你想我代你跟他說聲祝早日身體康復。我會與你和一班香港人繼續關心進圖叔叔,和繼續捍衛新聞自由和法治,但我會永遠疼愛你和弟弟朗朗。

爸爸
2014年3月22日

 

icon1

 

香港家書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製作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2Fhkletter&d=2014-03-22&p=1085&e&m=episode

 

 

張達明

張達明出生於香港,並於香港受教育。於1986年,他獲香港大學法律學士,並於翌年獲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畢業後投身法律服務,於1994年成為香港孖士打律師事務所合夥人,1996年底開始任教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至今。於過往全職執業期間,張達明的主要專業範疇包括建築物及城市規劃條例上訴,司法覆核,專業疏忽索償,建築物及建造訴訟,及一般銀行及商業訴訟。 張達明經常就法治及其他法律事宜接受傳媒訪問,亦曾以義務性質幫助多個刑事案件被告人,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臨床法律教育課程總監,亦參與下列公共服務: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監警會)成員 - 上訴委員會(房屋)成員 -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性罪行檢討小組委員會成員 - 香港法律會公益法律服務委員會成員 - 香港防癌會義務秘書暨執行委員會委員 太太謝寶英2007年因為乳癌離世,育有一子一女。張達明曾於不同場合分享與太太共同面對癌症的經歷,及教養子女的心得,為2007年恩雨之聲「告別凡間」節目,2010年4月“父母成長路網誌”「巨變中的愛子歷程」(http://hk.myblog.yahoo.com/parentblog/article?mid=18149),2010年12月11日信報“政在生活”「再沒有為她流淚」,及 2012年12月18日爽人物:「怯場律師 無懼捍衞法治」(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218/18105967) 的專訪嘉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