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中的救贖

banner01

編按:4月12日,時隔七年,甘小二導演的新片《在期待之中》(Waiting for God)將於香港中文大學首映。僅以本影評向甘導致敬,也獻給在貧窮中等待救贖的人們。

故事的前奏
中國某些地域的農村基督徒,對其持守信仰而言,政治壓力與逼迫是一種處境,但構不成生活的常態;遭遇公權力的非人折磨只是這個群體中“精英分子”的處境。與普通基督徒息息相關的是經濟的貧窮與生活的饑饉。當我一碰觸到貧窮這兩個字,心頭冒出來的首先是經濟的貧窮、生活的窘境。的確如此,經濟的匱乏使個人的生存處境更為艱難;生活,不是一個多項選擇題,有時是一個單項選擇,甚至你知道選項都不對,卻不得不選擇其中的一個。生存環境的惡劣,剝奪了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的權利,甚至最基本的生存都是一個問題。

貧窮的開始
故事情節簡單的很,甚至主角的臺詞都很少。河南農村基督徒小麗與丈夫小林,雖然他們生活的並不寬裕,可曾經有一段美麗的愛情。丈夫騎著三輪車載她慢行於鄉間的小路;與丈夫相依,幸福的她,還青春的面孔曾洋溢著笑容。不過,這個幸福很快破碎。年青的丈夫迫於生計,抑或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外出打工——作為一個礦工。不幸的他身患重病,是矽肺(煤礦惡劣的環境使得礦工易患此病),一直住在醫院,靠著輸液與氧氣瓶維持將殘的燈火。對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而言,男人若是失去勞動力,那就意味著家庭的經濟狀況面臨崩潰。

小麗還有個女兒,名字是盛悅(是盛開的喜悅之意?)。當地教會的一個弟兄稱贊盛悅是個懂事的好女娃,小學老師亦如是說。然而,因著貧窮,她的讀書之路面臨危機。老師已多次催促拖欠的學費,可家裏拖欠的醫藥費還沒著落呢!終於,盛悅退學了,是學校勸其退學。同時,醫院在催交費用。鏡頭中的小麗每見到醫生之時,總低下頭來,是想避開他們?終於,在醫院,一個寒冷的冬日裏,悄悄的,丈夫被搬出病房,住在病房門口過道盡頭的角落裏。

chatu02
劇照1:盛悅在祈禱

苦難的人生中
盛悅對班主任杜老師說:我可以明年再念書;
盛悅問母親說:咱爸身體行不行?
夜裏,母親去醫院看望父親了。飯桌前,盛悅一個人對上帝說:主啊,求你挪去我爸爸的病痛,讓他早日康複;也減輕媽媽的負擔,使她得平安;求你預備我的學費;也為我的班主任杜老師向你獻上禱告,求你接納他。以上禱告乃是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屋子裏,有淡淡的光,也有角落裏的黑暗。

妻子服侍著艱難中的丈夫與艱難中的女兒。她盡心了,作為一個女人,夠辛苦了。夜裏,病房內椅子上,坐在那兒的她不住地瞌睡,於是收起手中的聖經,就趴在床邊丈夫的身邊,丈夫憐惜地梳理著她的頭發。白天,她用三輪車為村裏的順軍運送磚頭,賺一點收入。就是這樣的生活,她在照顧年紀尚小的女兒、患重病的丈夫,每天騎著三輪車奔波於家、醫院、建築工地之間。對了,還有教會之間。教會?當地教會在為一對新人籌辦婚禮,小麗是詩班的,需要她每天去教會練習詩歌。婚禮的那天,她與詩班的姊妹們用詩歌迎接新郎新娘。

簡樸的婚禮
高聳的十字架,教堂裏。牧師禱告說:
各位來賓、主內弟兄姊妹、同工同道
今天我們大家在這裏歡聚,為杜小二弟兄劉麗莎姊妹,在神的臺前舉行結婚聖禮。現在開始。
下面由我們教會梁增堂牧師向新婚夫婦發出詢問
我問杜小二弟兄,你願意和劉麗莎姊妹結為夫妻嗎?
願意!
我再問劉麗莎姊妹,你願意和杜小二弟兄結為夫妻嗎?
願意!
請新郎新娘交換結婚信物。
……

chatu03
劇照2:小麗在丈夫病床前

奉獻,是生活的轉機,還是更艱難的選擇?
婚禮後的教堂門口,地上是鞭炮的碎片。慶典散去,她依舊要面對生活。教堂的門口,小麗接受了教會弟兄姊妹的愛心奉獻。那位弟兄說:“小麗,小林弟兄一直在醫院,家裏邊也困難。感謝主,神的愛,弟兄姊妹的一點心意,裝起來吧。小麗,咱靠著耶穌,咱家裏有啥事,就求耶穌,沒有過不去的門檻。”致謝之後,她轉身而去。離開教會、離開那高聳的十字架,她會去哪兒呢?回家,去醫院,還是趕往學校交費?她會怎麼選擇呢?

醫生的辦公室裏。醫生說,你按個手印吧,小麗就按了手印,平靜的面孔上看不大到一絲表情。過道裏,醫生、護士與她,圍在丈夫的病床前……當醫生拔去她丈夫的氧氣管,那呼吸頓時急促起來,因為這是他生命的管道,這是她至親至近的人在艱難地呼吸。接著,眾人將她的丈夫抬上三輪車。小林的呼吸是那樣的急促……畫面還在放映著,周圍的世界卻是一片的安靜。三輪車的車輪行在鄉間的小路上,車輪邊是黃色的土地,一壟壟的黃土。

在那一天,簡單、樸素的婚禮之後,是一個簡單、樸素的葬禮。

簡樸的喪禮
陰霾的天空,土坑前。有人說:我何時走到這一步啊。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
還有聲音說:
人,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我們要認識一個真理,那就是上帝創造了人
我們人類本是一把塵土
上帝把我們變成了一個人
然後將靈氣吹到我們身上
……
我相信
小林弟兄一同與神在樂園裏
我也求上帝
願以馬內利的神
與我們眾人同在
更來安慰小麗姊妹她們母女的心
願神祝福祂的話語。

第二天,媽媽帶著盛悅來到學校,將那僅有的210元錢,也就是弟兄姊妹奉獻的210元錢交給學校。對此,一老師流露出不屑一顧之意:不就這點錢嗎?還拖欠了三個學期。誰能理解,在他們、在我們手中會瞬間消失的200元錢,卻成為別人生命中的拯救;的確很殘酷,然而這是中國社會中真實的一角,與幾十天前的華麗慶典全然不同。家裏,晚飯,母親端出稀飯與饅頭,盛悅收起了書本。影片在盛悅“Thank you Jesus”的禱告聲中結束。。。

icon2道路在哪兒?
一邊是她不離不棄、摯愛著的丈夫,一邊是她可愛的兒女;一邊是拖欠的醫藥費,一邊是拖欠的學費;一邊是將折的蘆葦,一邊是盛開的生命。貧窮中,她選擇了犧牲他而眷顧小小的她;當醫生拔去丈夫的氧氣管,當丈夫艱難地呼吸著,不曉得她內心中的掙紮若何。即使無有信仰,一個人也是難以面對這殘酷的選擇。信仰在這兒,這樣的困境中,凸顯的意義在哪兒?

是審判嗎?因為聖經的教導是不可殺人,甚至恨人的心都不可有;是安慰嗎?困苦人生中,而他們而言,不可少的依舊是那大本的聖經與女兒飯前的祈禱。Thank You Jesus,她們需要帶著多大的勇氣去說聲感謝呢?她怎麼理解個人處境、軟弱與上帝拯救的恩典呢?拯救的恩典能夠完全覆蓋她這奪取生命的過犯嗎?若是不能,那麼,請你告訴我,落在如此貧窮的苦難裏,通往救贖的路又在哪兒?

 

 

【 原刊於:《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暨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通讯》2010年4月8-9期,蒙作者允許删减轉載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