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機會

banner03

快樂教學

傍晚五點多煮完晚餐後,我叫正在房間玩的三個孩子先吃飯,結果,當時唸六年級的老二告訴我:「等一下,我們還沒下課。」我好奇的問:「你們在上什麼課?」那天是星期三,小學只有半天課,我知道老二帶著唸四年級的妹妹和一年級的弟弟玩了整個下午,卻不知道怎麼會扯上下課的問題。

她告訴我:「今天下午我給弟弟妹妹上八堂課,現在還沒下課。」這下我更搞不懂,怎麼有那麼多課可以上。她說:「我給他們上國語、算術、畫圖、體育、自然、音樂、美勞、社會。」原來是現學現賣,把學校的東西搬回家。

可是,我仍然搞不懂,一年級和四年級怎麼可能一起上國語或算術?女兒毫不含糊的告訴我:「我按照他們的程度教不同的東西,給妹妹的算術題比較難,給弟弟的比較簡單;國語就教他們背唐詩。」至於體育,實在有點天才,居然是把房門上的氣窗打開當籃球框,教弟妹們練習投籃。我好奇的是她自己也沒有打過籃球,怎麼教?她若無其事的說:「我是看灌籃高手學的。」

至於上課地點,就是坐在房間床上,一人抱一個枕頭當書桌。看兩個學生抱著枕頭跟進跟出,笑得很開心的樣子,我想,她應該是一個相當有魅力的老師。

創意遊戲

2007年的暑假,我們到多倫多我弟弟家度假,他的三個小孩當時分別是四歲、兩歲、三個月。有天晚上,我弟弟和弟妹為了參加詩班練習,把還在吃奶的小女兒帶出門,留下兩個大的讓我們照顧。我因為忙著看書,把這個將近四小時的託育工作交給點子最多的老二(老大因為暑期輔導,已經先和爸爸一起回台灣了)。

她不慌不忙的帶著唸五年級和二年級的弟弟妹妹,比手畫腳的一起來哄兩個只會一點點台語的表弟和表妹。首先,她叫他們把家裡所有與海洋有關的圖畫書和圖片找出來,然後,又要他們用鉛筆畫出每一種海底生物──魚、蝦、蟹、蚌、海星、珊瑚等等。畫好後,再請他們拿彩色鉛筆上顏色,幾個孩子同心合作,終於把三十多張圖塗上顏色。接下來,還有一件大工程,就是把所有圖畫剪下來,一張張的擺在地板上。

最後一個步驟是在每張圖畫上夾一根迴紋針,然後,拿玩具磁鐵綁在竹筷上當作釣竿。於是,五個孩子笑成一團的在玩釣魚的遊戲,到夜裡十一點多都還是精神飽滿,完全沒有一點倦怠疲累的樣子。練完詩回家的弟妹看到平時很難纏的兩個小孩,整個晚上不但都沒有哭鬧,而且還會興奮的告訴爸爸媽媽他們玩得多麼開心,她也詫異得不得了,對老二的創意讚不絕口。

揠苗助長?

老二唸初中二年級時,學校的輔導老師曾經作一個小測驗。他發下一張考卷,要求同學把考卷正面朝下放,等大家都拿到之後再一起作答,答完的人靜靜的舉手再放下。結果,全班同學非常認真的從第一題開始回答考卷上的每個題目,並且發現幾乎所有題目都是在整人的,例如:在考卷背面戳十個洞、用鉛筆在考卷上畫一百條直線、甚至有一題要他們高聲喊:我最厲害!等等。「一直答到最後一題,全班同學才發現上當了,因為,最後一題寫著:「這張考卷只要答完第一、第二兩題就算全部答完。」而考卷上第一題是:「請看完全部的題目才開始作答。」第二題則說:「請在考卷右上角寫上你的名字。」結果,全班四十幾位同學只有我女兒一個人沒有上當,老師也在一個男生班作試驗,結果是全軍覆沒,大家都緊張地努力回答整張考卷的每個問題。

我好奇地問她為什麼沒有上當,她說:「看到第一題,我知道一定有陷阱,所以就跳到最後一題看,果然其中有詐。」連老師都懷疑她是否以前作過同樣的考卷。後來,她自己分析,班上同學幾乎都有補習,大家非常習慣拼命寫考卷,幾乎已經到了機械式反應的地步,補習班的考卷作多了,反正已經習慣了機械化的答考題,在學校的考試就不太須要用頭腦。

我並不認為我女兒比別人優秀或聰明,只是慶幸自己沒有揠苗助長,她反而學會用頭腦去作判斷。

給孩子機會

隨著升學方法的複雜化(美其名曰多元化),台灣的孩子考試壓力並沒有減少,反而把考季拖長,苦了孩子,累了家長,孩子們為考試而讀書的情況也更加惡化。回顧過去的一些經驗,我還是要呼籲家長們儘量給孩子一些空間與機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