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高校的女神牌

reminu 6月2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網站主頁發出一幅美女畢業生單人照,大學網站的訪問量在短時間內急速上升,甚至一度癱瘓。[1] 無獨有偶,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的網站主頁也相繼出現美女照,而福建師範大學等其他高校更有俊男美女學生舉有「我在XX大學等你」字樣的照片流傳於網絡之中。

時值畢業季和招生季的重疊時期,因著出生率降低和出國人數的攀升,國內高校持續面臨生源危機。如何吸引更多優質學生報考本校成為各個高校思考的首要大事,使盡渾身解數來爭奪學生的關注也是情理之中,然而,部分高校今年竟會用美女學生作為其中一招,實在令人乍舌。

beijingu

蔡元培曾說:“大學者,乃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學術本應是吸引學生的主要方式,即或不然,人文底氣、校園環境等也可以成為高校的籌碼。而如今,高校卻用美女學生照片來裝扮自己,不可不謂為一種悲哀。

將這悲哀放置在中國近三十年的市場化進程中,又可謂為一種必然,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整個中國社會邁向了市場化,高等教育也難逃歷史的車輪:先是1990-2000年期間高校全面徵收學費,學科設置應市場經濟而調整,商科類專業大比重增加;其次是2000-2010年期間高校開始唯論文發表、項目申請馬首是瞻,教師晉升由各種數量化指標說了算,學術研究淪為論文與項目數量;自2010年始娛樂文化、消費文化成爲校園文化的主要體現形態,大學精神與社會文化的分解日益模糊。

回到大學網站的美女照這件事,高校放棄以學術、人文底氣、校園環境來“招賢納士”,chineseu轉而“啟用”美女學生來吸引眼球,這不可不謂為迎合90后的女神文化。“女神”這個詞源於90後的宅男之中,專指網絡流傳的照片中的漂亮女生。在這一文化背景下,此次大陸高校將美女學生照片置於網站,以最能吸引眼球與關注的方式吸引90后的宅男們,可以說為90後的高中畢業生們量身打造了“女神牌”。

短期内,“女神牌”多半會令高校的關注度驟升,唯女神男神而瘋狂的90后説不定也會視該校為心儀的報考對象,然而,長期來看,這種符合市場規律、但卻有違教育之本的做法卻會使高校元氣大傷、使學生受損。首先,回顧以上所提及的這幾個高校的校訓,無論是人大的“實事求是”還是法大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都無法與“女神牌”相容,大學精神本應是提升、轉化和更新人格,如今卻退而迎合社會文化,大學精神可謂損失殆盡。其次,“女神牌”令大一新生對大學的第一印象竟是大學里女神遍地,他們對大學的期待無外乎是

女神2

近距離結識女神,然而,衝著“女神”而來的學生們很快便會驚呼上當,發現女神並非隨處可見,在失望之餘,變了質的大學精神又無法提升學生的趣味、塑造學生的精神,學生得到的與社會、網絡文化所差無幾,白白枉費時閒與金錢。

高等教育市場化近三十年,學術研究與大學精神已被異化地面目全非,教授整日奔波于考評與項目之間,更別談研究學問與傳承精神了。如今,“女神牌”又將還未踏進校門的大一新生拉入市場化的鬧劇,高校市場化真是病入膏肓了!

[1]6月26日《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3/06/26/270222.html

楊硯

八十後,學術踏進門,心系象塔外,念念不忘詩詞,執迷契阔谈宴、呢喃與愜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