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燒不盡

smog

今天午休時間,我留在辦公室。

自兩個星期前,鄰國的林火就越燒越猛,天空瀰漫著煙霧,燒焦的味道就連冷氣房裡也聞得到,空氣污染指數連連創新高。新聞報導不斷勸請公眾人士非必要,不要出門。有些工作機構聲明,污染指數超過屬不健康水平的200點以上,員工就可不必上班,可是絕大多數的機構都不作聲明,只待員工身體不舒服,看醫生,拿病假才可留在家中。

有車階級的上班族在午餐時間多會駕車到冷氣餐廳或食閣進餐,沒車的上班族只能徒步到最近的地點充飢。眼見小販中心和咖啡店的攤位,座位空蕩蕩,卻也還無奈的經營著生意。想起上班途中見到的勞工,我知道他們還得在嗅著帶有毒性的氣味繼續工作。當我回到家中衝進冷氣房時,我禁不住想到,有許多人家中沒冷氣,心中突然感到很悲哀、很無助。

政府已經十萬火急在跟鄰國官員交涉了,不知道有什麼應急措施,聽說要製造人造雨,但眼見污染指數還是節節上升,身為小市民的我們,除了嘆氣之外,也就只有自己保重了。

上週末,我像往常一樣去超市買菜,可是,平日堆得綠油油一片的賣菜角落,卻只見空箱子,新鮮蔬菜都被搶購一空。我問售貨員這是怎麼回事,只見她也有些困惑地說:

“上午很多人來買菜。”原來是這樣。

煙霧來襲,人人充滿危機意識,不僅口罩搶購一空,連蔬菜也成了安全感的特徵。我們既不能呼風喚雨,又不能揪出燒芭的罪魁禍首,只有在家中儲存足夠全家人使用的N95口罩,雪櫃也積存兩三週都吃不完的菜,好對抗據說會持續幾個星期的煙霧。

買完菜的回家路上,從地下停車場出來,很意外地看見清晰的太陽和晴空,一回到家,就把關緊了整個星期的窗戶打開,一陣微風吹來,把連日來存留在屋內的燒焦味都吹散了。由於風向改變,讓原本以為還得將自己和家人緊緊地鎖在窗戶之內過日子的窒息感,暫時得到舒緩。平日習以為常的清新空氣並不是必然的,這簡單的道理要經過陰霾才深切體驗到清澈天空的可貴。可是,我們太容易就忘記,其實活著的每一天,靠的都是恩典。

由於林火還未熄滅,我們接下來的日子還得時時注意空氣污染指數過日子。

打從煙霧飄洋過海瀰漫獅城,大家的手指頭都指向對方,心中恨極了罪魁禍首,可是有誰會承認自己就是引起事端者?有誰有足夠的勇氣承擔起責任?

環視周遭的人,有人受訪時表示從沒這樣戴口罩,現在為了自保,早就買了幾盒口罩。我心中頓時感到納悶,難道這位受訪者以前都沒感冒過嗎?當別人的健康受到威脅時,她好像從不覺得自己有責任帶口罩,以免細菌到處飛,禍害別人。

倘若燒芭者(或公司)有顧及他人的安全,生病的人有顧及他人的健康,這個世界或許會美好一些,世人也會活得健康一些。

這段日子,我腦海一直出現四個字“守望相助”。煙害來襲,我們能做的就是守望相助,不要趁機提高口罩的價格,有車的同事幫其他人買午餐,買到口罩的人跟別人分享……。這樣,就算在煙霧瀰漫之中,尚見迷濛中的人間溫情。

倘若在煙消霧散之時,我們的眼中有了其他人,每一天會為眼睛睜開見到的清澈世界心存感激,那麼這一場煙霧有幸整理了蒙蔽著我們心中的陰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