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什麼遊行?——「七一」十年記

Trams sit stranded as thousands of peopl

我不是遊行常客,也不是「得閒遊行當行街」一族,回歸前只參加過一次遊行,那是八九年。接下來的一次就是回歸六年後了,那年,抱著與港人團結一致捍衛自由的心,一家五口往維園去,七歲的小兒子也帶上。

好不容易擠上地鐵,廣播不斷呼籲——市民不要在銅鑼灣站或天后站下車,我們選擇在灣仔站下車。擴音器呼籲市民必須從維園開始,才可以報數,我們只好往維園方向走。在擁擠人群中慢行近兩小時,剛越過時代廣場,又聽到擴音器聲解釋因為遊行隊伍前方有計數站,毋須繼續往維園方向推進,於是再掉頭重新跟遊行隊伍向政府總部方向走。離開灣仔站四個半小時後,原地踏步又回到灣仔站,沿途沒有看到一個計數站。

zhesuanshenmeyouxing-icon

電台傳來「超過五十萬人遊行」,地鐵站到處都是半途離隊的黑衣人,忽然明白港人原來給誤導了,今天參加遊行的人心中明白,恐怕有二、三十萬個人頭被報銷了。不少朋友大吐苦水,要麼,到不了維園,要不然,走不到政府總部。有幸行完全程的人畢竟是少數。難怪高官屢稱多少人上街都沒有壓力,因為頂多只有五十萬個幸運人頭可以報上數,其餘就當透明啦﹗獻上這世紀策略的軍師肯定該賞個大紫荊!

政府顯然意圖淡化遊行的意義,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表示,無論遊行人數多少,都不會影響政府為《基本法》廿三條立法,都不會視為反對廿三條的對抗壓力。「九七前有遊行,九七後還不是照樣有遊行。」官說話真有兩個口,但我三個小孩六條腿卻可以告訴他,炎熱大太陽下兜四個半鐘大圈的冤枉路,肯定不是什麼有趣的假日活動。我告訴孩子們,八九年一百五十萬人的遊行都沒有這麼混亂、這麼難行。小女兒忽然抬頭一本正經地說﹕「爸爸,我們下星期再來遊行吧!」敢情曬昏了,難道她真的把遊行當作星期日活動?「爸爸,這算什麼遊行?我們下星期再來遊行,抗議政府種種限制不讓人遊行。」

花費不少唇舌,唸初中的小女兒對六四、廿三仍不甚明瞭。遊行之苦卻讓她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行不得也的遊行」、什麼叫做「算不上數的群眾」。幼小的心靈上自此播下了爭取真正遊行、自由遊行的種子,真要多謝特區政府!

江丕盛

學者,積極推動信仰在公共領域發聲,並參與跨學科、跨文化和跨宗教之間的對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