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神學是公共論壇中的信仰聲音和關注。公共神學堅持公共論壇應該有信仰的聲音,強調公共議題的協商不能忽視信仰的關注。
信仰群體的首要原則是要發出獨特而清晰的信仰聲音,信仰在公共空間無需掩飾,更不應該變質。信仰群體必須慎防把信仰聲音約化為在某一議題上信仰應該持有的立場,把信仰思考約化為在某一議題上信仰可以提供的正反理據。要在公共空間發出獨特而清晰的信仰聲音,信仰群體必須清楚並捍衛信仰與公共的正確關係。
First Things 是美國一份有關宗教與公共生活的高水平雜誌。天主教公共神學家 Richard John Neuhaus 於1990年在創刊詞中解釋雜誌命名的意義:「First Things 的意思,第一,對公共生活首先要闡明的是,公共生活本身並不是首要之事。其次,就公共生活的正確秩序而言,First Things 的意思是首要原則。」Neuhaus 不厭其煩、慎重反覆地強調信仰的優先性:「First Things 的首要意思是,為了宗教和公共生活之故,宗教必須在先。雖然宗教讓我們認識公共生活並豐富之,並為之提供道德基礎,但宗教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服務公共生活。在這裡我們發現一個必然的吊詭:被公共生活牽著鼻子走的宗教其實對公共並沒有什麼好處,誠然,這樣的束縛只會造成政治化的宗教和宗教化的政治,而結果——正如我們從歷史的痛苦教訓中獲知——對宗教和公共生活來說都是一場悲劇。」[1]
20世紀神學家巴特的「一手聖經、一手報紙」的說法常為人津津樂道,並視為基督徒關懷公共議題的典範。但如果我們以為巴特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聖經裡找到報紙提問的答案,那真是對巴特的誤讀和扭曲了。且聽巴特自己怎樣說:「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問題來讀聖經⋯⋯聖經會這樣回答︰『朋友呀,這全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應該問我!⋯⋯你可以而且必須自行解決這些事。如果你不願意面對我的提問,那你只會就不同的立場在我這裡找到各式各樣的正反論述,但你這樣做,卻永遠不會找到問題的核心。』唯一可能的結果是,我們可以達致一個對人來說高層次的正確性,但卻仍然距離我們生命的實然和應然真理非常遙遠。注意︰上帝對人的真正意念——而不是人對上帝的意念——才是構成聖經的內容。聖經不是教導我們怎樣言說上帝,而是上帝對我們的言說;不是我們怎樣尋找上帝,而是祂怎樣尋找我們;不是我們要與祂建立怎樣的關係,而是祂與我們這些因著信成為亞伯拉罕後裔的人所立的是一個怎樣的約,以及祂在耶穌基督裡一次而永遠地成全了這約。這才是聖經所要確立的。」[2]
神學家必須緊記自己獨特的使命和角色。作為一個神學家,巴特知道什麼時候靜默,並且怎樣保持靜默,同時在靜默中聆聽後又知道什麼時候說話,並且怎樣說話。巴特雖然一手聖經、一手報紙,卻不容許報紙影響或決定他對聖經的閱讀和聆聽。在當時歐洲動盪時局下,巴特的另一名言是,「神學仍然繼續進行,似乎未曾發生過任何事。」[3] 巴特如是堅持,不急於回應時事,為的是要正確發出獨特而清晰的信仰聲音。這份堅持不僅是一個信仰立場,間接也是一個政治立場。
(「信在佔中」是「信仰在佔中語境中的反思」系列。)
[1] Richard John Neuhaus, “Putting First Things First,” First Things (March, 1990).
[2] Karl Bart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 (New York, 1957), pp . 42f.
[3] Karl Barth, Theologische Existenz heute NF 49 (Munich, 1956), pp. 7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