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原地踏步」

施政報告 banner crop

特首梁振英在發表施政報告前夕,於其網站上信誓旦旦地說,他這份施政報告將會勾劃本港的藍圖,是未來五年的施政報告,更揚言自己會有膽識、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地去做。
可惜,他任內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卻是貨不對辦、令人失望。這份施政報告長達二百段,超過二萬七千字。表面上,好像各個政策的主要範圍,以及市民所關心的貧窮、居住、醫療問題,都有提及。

但只要仔細檢查,便發現他在很多重要且關鍵的問題上,都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策略方案,亦沒有同時公佈施政綱領,列出任何具體目標,或是如何達成的路線,亦沒有量化的指標,結果淪為俗語所講的「得個嗡字」。

他唯一拋得出比較多數字、項目的,就是土地房屋的部份,但只要仔細看,就發現很多項目,根本是上屆政府早已訂下。他雖然提到,在他五年任期之後,可能會發生的項目,但在他五年任期內的政策、目標,卻是毫無新意。

就以公屋為例,他在施政報告第五十九段,提及到現時的情況,指出問題核心是供應短缺,點出在過去五年,每年出租的公屋,平均只有一萬五千個。

到第六十段,他說出一個「好消息」,就是經各個部門的努力,政府已經掌握的土地,可供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起,五年內落成約七萬五千個新公屋單位。當我將這兩段文字給我兒子看,他立即指出,過往五年平均每年一萬五千個,跟未來五年施政任期中,總共落成七萬五千個,不也是一樣,原地踏步?

這不禁讓我想起「朝三暮四」這成語,究竟給猴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生果,跟給牠們早上四個、晚上三個,有何分別?

但基層市民,真正面對的問題是,現時公屋輪候冊已累積到廿一萬個申請,而單是過去一年,就已有超過三萬個新申請。所以,過往三年可以上樓的指標,似乎已不可實現。

然而梁振英的施政報告說到,未來五年,仍然是每年平均只有一萬五千個新公屋單位,又如何回應一班水深火熱的貧窮人,他們上樓的需要呢?

整份施政報告,連能否維持「三年上樓」這指標都沒有提及,更勿論他有否具體指標,去縮短「三年上樓」指標。他亦沒有提及,若達不到指標,那些正在等上樓的市民,可否得到租金津貼,以解他們燃眉之急。

這也帶出,施政報告的根本問題,就是他之前提到他的願景時,是嚴重地走錯方向。他在第三段中說,只要我們銳意發展,令香港經濟持續增長,我們就可以大力解決到房屋、貧窮、老年社會、環境等問題。

他這種堅持以經濟掛帥的思維,令我非常失望。其實過去幾十年,香港經濟基本上都是持續增長,但是否真的可解決我們的問題?還是我們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多?市民愈來愈不開心?

梁振英似乎未醒覺到,香港面對很多問題,是因為存在太多不公義。我們很多核心價值不斷受衝擊,民主政制發展停滯不前,人的愛心愈來愈冷淡。我真的很希望香港政府可以早日覺醒,不要以為繼續發展經濟,或改善房屋問題,就可以成為「靈丹妙藥」。

香港需要重新定位,以建立一個公平公義、發展關愛的社會,作為我們的願景。扶助弱勢,解決貧窮,不應再淪為施政的其中一個範疇,而是要成為特區施政的首要任務。

不單要制定「貧窮線」,還要制定清晰的目標,就是所有在貧窮線以下的人,都要得到適當的照顧,亦要逐年減少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且要訂立關愛、幸福的指數,去衡量施政的成敗。

看重的,不再是經濟發展的成果,而是怎樣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捍衛香港社會的公平、公義及核心價值,讓所有人都活得有尊嚴。

筆錄:陳淑安 (可圈可點記者)

張達明

張達明出生於香港,並於香港受教育。於1986年,他獲香港大學法律學士,並於翌年獲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畢業後投身法律服務,於1994年成為香港孖士打律師事務所合夥人,1996年底開始任教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至今。於過往全職執業期間,張達明的主要專業範疇包括建築物及城市規劃條例上訴,司法覆核,專業疏忽索償,建築物及建造訴訟,及一般銀行及商業訴訟。 張達明經常就法治及其他法律事宜接受傳媒訪問,亦曾以義務性質幫助多個刑事案件被告人,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臨床法律教育課程總監,亦參與下列公共服務: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監警會)成員 - 上訴委員會(房屋)成員 -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性罪行檢討小組委員會成員 - 香港法律會公益法律服務委員會成員 - 香港防癌會義務秘書暨執行委員會委員 太太謝寶英2007年因為乳癌離世,育有一子一女。張達明曾於不同場合分享與太太共同面對癌症的經歷,及教養子女的心得,為2007年恩雨之聲「告別凡間」節目,2010年4月“父母成長路網誌”「巨變中的愛子歷程」(http://hk.myblog.yahoo.com/parentblog/article?mid=18149),2010年12月11日信報“政在生活”「再沒有為她流淚」,及 2012年12月18日爽人物:「怯場律師 無懼捍衞法治」(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218/18105967) 的專訪嘉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