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學校

classroomdeskscrop

屈穎研著作《怪獸家長》於2010年出版,一紙風行立時洛陽紙貴,只是不只家長是怪獸,學校也是怪獸。

從小我們便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在消費至上所帶動的投訴文化潮流也不斷衝擊教育界。面對家長無理的投訴,部份學校管理層依著教育專業作出回應,扛著家長投訴至教育局的危機而據理抗辯誠教人欣喜不已,然而現實是大部份管理層只會諉過老師,責難老師,讓老師頂缸代罵。

失去教育專業堅持的學校便淪為怪獸學校。怪獸學校的校政依社會風潮而立,活動依家長意識而設,課程依社會走向 (非學生能力) 而定,輕侮專業令有識之士對學校在教育商品化,家長消費霸權下的妥協扼腕而嘆。近年直資中學潮流興起,傳統名校趨之若鶩,誠為校政受社會風潮影響的最佳註腳。家長希望子弟增廣見聞,結果學習為名而旅行為實的遊學活動如春筍開辦,學校彷彿變成旅行社,老師被迫放棄教育專業而成為導遊。家長是否滿意這類服務恕筆者暫不知道,但不幸「抽中」帶隊的老師的怨氣卻時有所聞。記得2005年,某學校安排一西安交流團,許姓學生在回程時途經深圳,竟在不知會老師情況下獨自離隊回廣州探親,老師以為走失學生,倉皇失措,十多日後學生終於自行回港,但那位老師所受的譴責與創傷又如何撫平?

失去專業判斷的學校淪為怪獸,商業管理思維盛行也容易使校長成為怪獸。學校老師團隊大致分為常額教員與非常額教員。前者待試用期滿後往往可終身聘用。後者則依每年政府的撥款而定,撥款是否持續則全由政府決定,學校無庸置喙。然而,即使有常額空缺,校長往往以靈活調撥資源為由,將常額位變成常額合約位,合約教師在學校的比例日益增多,合約教員的職業穩定性變得毫無保障。

或許社會人士會詰問很多行業也以合約聘請員工,何以教師不能呢? 回應這類提問必須要理解教師工作的性質。若單單從傳授本科知識一面來說,無論轉了多少老師,只要新任者依著學校進度表所教,學生應該不會少學課程內容。可是,教改提倡校本評核,讓學生在校內的課業成績成為該科公開試部份成績,如此便茲事體大。若頻頻更換老師,校本評核標準便難以一致,最終受害的便是學生本身。

再者,教師還要兼負輔導學生的事務,頻頻更換老師令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彼此的信任與認識,輔導工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不僅如此,每到四、五月期間,合約教師不是憂心衷衷等待校長續聘的承諾便是忙於投遞應徵信件,那樣的精神壓力又焉有餘力驅動自身與學生建立關係?

最後,令人齒冷的就是那些以善用資源為名,卻剝削合約教員待遇薪酬的怪獸校長。筆者知道有些合約教員只有十一個月,甚至十個月糧,無論年資多少均以最低薪酬為發薪點。刻薄的待遇豈不令有志投入教育行業的年青人心灰意冷?

昔日拉比耶穌在建制化的法利賽人圈子外宣告天國的降臨,毫不畏縮。先賢孔子周遊列國求仕於君時仍持守仁禮學說,毫不妥協。盼望今天香港的學校能夠秉持專業,外以理說服輿論,內以情善待員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