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塵土 定睛耶穌:肺炎肆虐下的大齋期

// 《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信徒,我們與第一世紀的信徒一樣,免受強大,成功、現代的社會病毒的感染和侵襲的方法只有一個:「仔細思想忍受罪人頂撞的耶穌」、「仰望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耶穌」,簡言之,即「定睛於耶穌」。

// 我們的世界和羅馬的異教世界同樣充斥著假神,同樣陷入聖經所指稱的「罪」的生活,忘卻了上帝的同在和應許,迴避了十架道路的承擔和苦難,忽視了復活生命的光和鹽的見證。

// 大齋期提醒信徒,十字架是通往復活生命的唯一道路。40天的大齋期正是預備每一個信徒的心,「卸下各樣重擔和緊緊纏累的罪」。從今天聖灰日開始,讓我們在大齋期中重新關注體現一個無私的、富有同情心的生活。
//      
……………..
【 全文 】

今天(2月26日)是聖灰日,是基督教會禮儀年曆中大齋期的第一天,大齋期(天主教稱四旬期,信義宗稱預苦期)由聖灰日開始至復活節前一天,共計40日,不包括這期間的六個主日,因為在主日無需禁食)。40日的起源是由於耶穌在受洗之後和開始公開傳道之前,在荒野四十日禁食並三次拒絕魔鬼的試探。

教會在聖灰日舉行塗灰禮,把前一年棕枝主日祝聖過的棕枝燒成灰,混和橄欖油,在教友額頭上塗灰劃十字架,作為悔改的象徵,灰燼提醒人們,在世時日有限,因人「本是塵土,仍要歸回塵土。」

《創世記》3: 19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香港的天主教和聖公會今年都取消了聖灰日傳統的「懺罪塗灰禮儀崇拜」。2020年伊始,世界各地被一個極為險惡的肺炎疫災所籠罩,中國湖北武漢等地封城一個月後,南韓和意大利上星期疫情突然爆發,令人意識到,原來在中國境外的社區爆發有如山火蔓延,可以在一、兩天內完全失控。肺炎肆虐下,人們在一夜之間突然驚覺死亡的臨近,瘋狂搶購囤積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資,反映出心底處的極度恐慌和無奈。

當然,今天全港市民的關注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上。對於坐擁 1.13 萬億財政儲備以及4.14 萬億外匯基金的香港政府來說,當然完全有實力承擔赤字預計超過1,391億元的財政預算案,包括逾1,2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然而,財富真的能夠紓困解憂,有效緩和疫情肆虐的衝擊嗎?
            
《希伯來書》作者提醒公元一世紀的猶太基督徒說:

既然我們有這許多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樣重擔和緊緊纏累的罪,以堅忍的心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如今已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你們要仔細想想這位忍受了罪人如此頂撞的耶穌,你們就不致心灰意懶了。⋯⋯

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舉起來,發酸的腿挺直;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了的腿不再脫臼,反而得到痊癒。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人非聖潔不能見主。

《希伯來書》12:1-3, 12-14,和修版

與《希伯來書》作者當時的帝國世界比較,我們的科技肯定更為先進高效,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世界和羅馬的異教世界同樣充斥著假神,我們在世俗文化中成長和生活,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事業和社交同溫層,我們的偶像是名氣、權力、影響力、財富和享樂,這些都是成功的現代標誌。

雖然學者無法確定《希伯來書》的作者是誰,但《希伯來書》的寫作意圖卻是明確的。在寫信給公元一世紀的猶太基督徒,作者敏銳地意識到生活在異教和多神信仰的羅馬帝國中的信徒所面臨的危機和掙扎,他的信息因此清晰而明確,或許正因如此,我們可以體會他的信息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的當今意義。

雖然今年聖灰日沒有了塗灰禮,但信徒應該清楚知道,自己在世俗中的生活往往與異教徒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異,同樣陷入聖經所指稱的「罪」的生活,忘卻了上帝的同在和應許,迴避了十架道路的承擔和苦難,忽視了復活生命的光和鹽的見證。香港目前所面對的困境和亂象,政權固然有無可推卸的最大責任,但難道其他的人就沒有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刻意或不刻意中加深了社會的撕裂和仇視嗎?沒有自己在社會中的崗位和角色,沒有各自應該負的責任嗎?「自己的香港自己救」這個口號至少說明了,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社區還是有當盡的責任。

大齋期提醒信徒,十字架是通往復活生命的唯一道路。40天的大齋期正是預備每一個信徒的心,「卸下各樣重擔和緊緊纏累的罪」。但願從今天聖灰日開始,我們在大齋期中重新關注並體現一個無私的、富有同情心的生活。《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信徒,我們與第一世紀的信徒一樣,免受強大,成功、現代的社會病毒的感染和侵襲的方法只有一個:「仔細思想忍受罪人頂撞的耶穌」、「仰望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耶穌」,簡言之,即「定睛於耶穌」。

江丕盛

學者,積極推動信仰在公共領域發聲,並參與跨學科、跨文化和跨宗教之間的對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