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誕是教會報佳音、傳喜訊的好日子。但這一個聖誕夜,我們要在哪裡報佳音?要宣告什麼佳音?這聖誕究竟是誰的佳音?
沒有聖誕老人,沒有繽紛色彩,沒有喧嘩氣氛,沒有盛大晚宴,這是耶穌誕生的夜晚,這是第一個聖誕夜!
這夜,上帝付諸行動與人同在,實現祂給予人的應許。這夜,永恆上帝成為一個幼嬰,給人類帶來新生命的盼望,創造主宰披上血肉之軀,承擔眾人的軟弱和無助。這夜,至高君王從寶座上下降到最卑微處,萬有的主在馬槽中誕生,成為貧窮人的朋友,原來聖誕佳音是屬於邊緣人的,難怪教宗方濟各稱聖誕為「貧窮人的宴慶」(the feast of poverty)。
教宗方濟各2014年的聖誕卡的圖畫是旅居阿根廷的比利時刻繪藝術家 Victor Delhez 所作的。圖畫很不尋常,畫面中間和前方是牛和驢,約瑟忙於招呼前來敬拜的牧羊人,馬利亞則專注在聖嬰耶穌上。約瑟、馬利亞和牧羊人都甚簡樸,一看就明白為什麼教宗方濟各會稱聖誕為「窮人的節慶」。背面是教宗方濟各的牧徽和簽署,還有《路加福音》的一句話:「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2: 30)
眾所周知,耶穌誕生的真正日期已經不可考,但基督教會選擇在12月25日慶祝耶穌的誕生深具意義,因為冬至這天(12月22日)是北半球白晝最短的一天。聖誕象徵突破了黑暗和嚴寒的封鎖,為所有在其中的人帶來光明和溫暖的佳音!
第一個聖誕啟迪了無數耶穌的跟從者,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是其中一個。她對赤貧和病危者的關愛,成為他們在漆黑中的燭光,嚴寒中的溫暖,孤獨中的安慰,絕望中的佳音。她曾經這樣說,「若我有一天成為聖人,我必定是『黑暗』中的聖者。我將長時間不在天堂,而在地上為活在黑暗中的人點亮他們的光。」(Mother Teresa: Come Be My Light)
2013年,教宗方濟各任教宗後的第一個聖誕子夜彌撒中這樣形容聖嬰耶穌:「你浩大,卻成為微小;你富足,卻成為貧窮;你全能,卻成為軟弱。」(You are immense, and you made yourself small; you are rich and you made yourself poor; you are all-powerful and you made yourself vulnerable.)
這就是聖誕的奧秘:一個願意來到我們當中,承擔我們一切軟弱和陰暗面的上帝。聖誕的奧秘揭示了緊繫著馬槽和十字架的一條直線:上帝的承擔的愛。這愛極其仁慈、永恆不變;這愛令耶穌為眾人的救恩毫無保留地付出;這愛使人可以在黑暗中得到光明,在患難中獲得平安。
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
《路加福音》1: 78-79
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
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這兩年,香港、台灣、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地都有令人矚目的選舉。參選的政客在選舉中都很慷慨地給予選民許多承諾,但歷史告訴我們,當真正的困難和挑戰來到時,願意付出和承擔的權貴卻是極為少數的。通往權力的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通往承擔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願意的人也少。聖誕的奧秘蘊藏著一個進窄門的上帝:在萬有之上的創造主,卻自囿在馬利亞的子宮內九個月。他因此對所有跟從他的人說:
「你們要努力進窄門。」
《路加福音》13: 24
許多人感嘆說:今年的聖誕夜極不平安,這不幸確是事實。弔詭的是,這正是聖誕的奧秘:將臨期始於黑暗;聖誕始於黑暗(Advent begins in the dark; Christmas begins in the dark)。在極不平安的黑暗中,我們正需要從上而來的平安夜。然而,「平安」並不是上帝所創造的一種神物,事實上,天堂沒有一樣東西叫做「平安」。聖誕的奧秘是上帝自己,在愛的承擔和付出中,祂把自己賜給了人,這就是聖誕平安的奧秘。
這世界確實愈來愈不平安,因為太多的謊言巧語,太多的濫權暴力。「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馬可福音》12: 17)在聖誕的歡慶中,讓我們停止販賣政治的虛假平安,轉向上帝所賜的承擔和付出的平安。
如何讓聖誕的新生命和上帝所賜的平安常與我們同在?就是:
讓飢者有食、裸者有衣、棄者有居、照顧病者、寬恕罪者、愛我們的仇敵,我們想要人怎樣待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待人。
《馬太福音》25: 31-46;《路加福音》6: 31
「在伯利恆的野外有牧羊人,夜間值班看守羊群。有主的一個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人就很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看哪!因為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給你們的記號。』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上帝說: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
《路加福音》2: 8-14
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