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絢麗的彩繪玻璃玫瑰花窗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在當地時間周一(4月15日)遭大火摧殘,聖母院的尖塔及屋頂在火中倒塌,畫面令人震驚和心痛,巴黎提前進入受難日的哀悼。可幸的是,包括兩座鐘樓在內的主建築,以及教堂裏的講壇、座椅和十字架祭壇等都沒有被燒毀,基本上完好無損地躲過這場火災浩劫。
法國總統馬克龍向全國承諾,「我們將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並將發起一項國際籌款計劃,幫助巴黎聖母院重建。在短短的 48 小時內,承諾為巴黎聖母院重修的捐獻已接近十億歐元。
有人批評,教會不是一座建築物,有沒有一座宏偉的大教堂對於教會的福音使命以及福音的傳揚沒有什麼關係。這十億歐元只是為建築物的捐獻,十億歐元不是可以周濟許多窮人嗎?教會和政府豈可僅為修復一座建築物耗費如是龐大的心機呢?
這些評論似乎並不完全理解,因著十字架的救贖,物質領域在基督教信仰中的嶄新意義和價值。
教會確實不是一座建築物,但教會並不純粹是非物質的(immaterial),在教會的信仰中,建築物或者說物質領域並不是無關緊要的(immaterial)。
讓我們嘗試想像構建這座偉大建築奇蹟的人們的信仰。他們在1163年破土動工,希望有一天他們的曾孫的曾孫可能會在其中參加大教堂的奉獻彌撒,兩個世紀後,這個信念終於在1345年成為事實。
再想像一下,一個禿頭的普通農民,在中世紀昏暗的光中第一次進入大教堂,瞳孔適應昏暗漸漸擴張,欣賞穿透彩色玻璃窗的微妙、神秘的光線,耳中迴響主殿大廳的神父彌撒聲音,心靈感受上帝的臨在,驚嘆「這地方真是令人敬畏。」
透過藝術、建築、音樂和書籍等,藝術家把自然界中的物質塑造成十字架的形式,宣揚十架福音的奇妙信息,在悠長的歷史中不斷講述一個有關上帝的美麗故事——上帝在愛中創造了這個世界,祂因著愛救贖這世界,並把所有的自己給予所有的世界。保存這些具數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藝術文物,就是致力守護人們講述和聆聽這故事的珍貴記憶。
有如最早期的基督徒,我們明白十字架的救恩是關乎整個宇宙——不只是人的靈魂,而是人的身體;不僅是個別的族群,而是整個國家;不只是一種信念和理想,而是在這世間的實事和實在。十字架救贖人的才智和創造力,以致於人在這世界藉受造物質所做的,可以承受那在基督裡的新創造。因此,學習做整個自然秩序的好管家,實踐對這受造世界的關懷,等待大地的更新和變化,謙卑地有如上帝那樣愛這世界,為其生存獻上自己生命,就必承受大地作為自己的產業。
具有 856 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的石頭、玻璃、木頭、織物、金屬等的被造物質,被藝術家極為創意地擺置在一起,指向終末的復活和永恆的國度。當它們突然在無情的烈焰中消失,世人很自然地會震驚和心痛,並哀悼這莫大的損失,大家很自然地會共同努力尋求重建這座神聖的建築物,使它重新聳立在這世界,作為即將來到、但尚未到來的那世界的標誌。
今天以及之後一段很長的日子,我們都會為遭受大火摧殘的巴黎聖母院哀悼,但卻不會因此絕望。為著下一代以及之後的許多代,我們必須依賴那在教會裡的聖靈的力量,承擔擺在我們面前的修復文物和救贖記憶的使命,讓巴黎聖母院儘快恢復昔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