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東北發展案和佔旺藐視案被判入獄的青年朋友們:
萬萬沒有料到,農曆新年前夕會發生那麼嚴重的車禍,19個人一下子失去生命,幾十人受傷留院,許多家庭在哀傷悲慟中度歲。這幾年進出醫院多了,不時看到陰陽永隔的傷慟,對死亡帶來的衝擊多了思考,扼要和你們分享如下。
年少時候,第一次接觸到陰陽永隔的傷慟,是看蘇東坡的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悽涼。」那是蘇東坡悼念亡妻寫的,「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當時不懂箇中深意,只覺孤苦淒清中,有一種拒絕淡忘的執著,有一份不受安慰的自憐。
受傷住院以來,兩位院中相識的朋友相繼腫瘤復發離世,再看魯益斯(C. S. Lewis)寫的 A Grief Observed,才慢慢明白陰陽永隔的傷慟。魯益斯這書忠實地記錄了他在愛妻離世後那段時間的思緒,他平時寫的宗哲文章邏輯極強,條理分明,就算寫魔幻小說也是布局嚴謹,層層推進,唯有這部傾倒哀慟的小書,竟是狂野混沌,章法大亂,翻來覆去就是一個信息,拒絕所有親友的問候安慰,寧願活在哀傷悲慟中,也不願意鬆開握著摯愛的手。
然而,就在魯益斯把內心深處難以名狀的悲慟,用狂亂率真的文字記錄下來,這位終身從事文字寫作的人,竟不自覺地把陰陽永隔的悲慟暫時剝落脫離,置於身心之外,變成眼前筆下的一堆符號,變成可以閱讀觀察的東西,這就為他走出黑暗幽谷創造了條件,讓他有自我療癒的心靈空間,在那心靈空間中他聽到上帝安慰的言語。
步入中年以後,去喪禮多了,常聽到安息禮拜的講者努力地安慰靈堂上的親友,引述聖經許多經文,論述死亡只是暫別,信徒將在天國重逢,有超越生死的盼望,陰陽相隔不是永别,這些道理都是對的,但我總不自禁想到,這是否親友那一刻能夠聽進心坎的話?在說這話之前,我們是否該先承認,失去摯親好友的悲慟,是言語無法形容的,也是無可告慰的,真切地活出那悲慟,呈現的是死者的尊嚴,是生者的大愛。
我們應該祈求上帝,讓受折磨的親人好友在某個適當的時候,可以把內心的傷痛表達出來,不管藉著文字或音樂,或者重溫某些感人至深的片段,甚至只是讓眼淚在半夜夢醒時不停地流,把那悲慟從自身心靈中暫時剝離,置於溫柔的凝視之下,這時候,我們才能聽到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那悲慟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
唯有走過死蔭幽谷,我們才能經歷復活與永恆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