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幾歲人還可以講理想?!

Screen Shot 2017-04-04 at 10.20.31 PM

五十幾歲人,還可以講理想嗎?一群做了三十年新聞的朋友,走在一起創辦《眾新聞》網站,一個沒有大老闆、大股東的媒體,一個毋須向政治壓力低頭、毋須向商業利益妥協的媒體,一個單純按專業操守、公眾利益運作的媒體,除了說「為理想」,實在沒有任何理由。這樣的媒體,在今天的香港,還能夠生存嗎?

《眾新聞》全職人員只有十個,每天產量不多,資深的憑經驗分析時局,年青的憑幹勁跑上前線,大家一起學習應用互聯網大數據,探索新聞業的未來。這群人有一個心願,就是讓所有在新聞媒體裏工作的年輕人相信,只要是真的、符合公眾利益的新聞,就算所有媒體都不願意做,最少有一家媒體會做,所以不能放棄,必須堅持下去。

這個理想,是在哪裏誕生的?是在一家醫院的病房裏,新聞界的朋友去探望遇襲受傷的劉進圖,在病榻邊聊起新聞業的情況,除了搖頭嘆息,就是嘆息搖頭,那時候是2014年中。大半年後,這群人相約飯敍,發覺行業困境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好些有心有力的人被迫下崗,更多人選擇悄然離開。這群人覺得必須做點事,但不知道該做什麼。

講理想,不用照顧現實嗎?文人辦報的年代,早就過去了!這些冷水,不用別人來澆,這群人比誰都清楚,他們當新聞主管的年頭,常常為開源節流傷腦筋,現實的局限,他們經歷過許多。這群人擁有的資源,就是自己的時間和心力。這群人具備的條件,就是「不計較」。他們本可退隱林泉,簡樸度日,選擇再戰江湖,只為薪火相傳,讓年輕一代看見,老鬼都還在拚,後生的怎可當逃兵?

講理想,錢從何來?這群人用各自的人脈關係,募集了一筆僅夠十人團隊運作大半年的起步經費,「膽粗粗」就上路了,打算邊做邊搞眾籌,向公眾籌募三百萬元,作為之後一年的營運費,然後努力發展訂戶網絡。他們計算過,長遠來說,只要七百三十萬市民中,有四千人做訂戶,每月支付一百元或更多訂費,網站就可以長久運作下去。

講理想,單靠幾個人就掂?單靠十個全職人員,當然不夠,遠遠不夠。但這群人很幸運,有許多好朋友,朋友們雖各有自己的忙碌,仍願意奉獻時間,在晚上或周末當義工,協助寫專欄,協助搞研討會,協助推動眾籌,協助找尋訂戶。除了朋友仗義幫忙,這群人拋個身出來之後,發現有許多以前不認識但原來志同道合的人,有的是科技人才,主動教他們怎做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有的是各個專業的執業者,用自身專長幫他們做更優質的新聞,整件事就像維基百科,一大群志願者為理想為興趣,合力打造一個新天地。

講理想,關我什麼事?如果香港新聞業很爭氣,客觀準確公允持平的新聞報道和評論俯拾皆是,這群人的理想可以與你無關。如果公正可信的新聞媒體愈來愈少,歪理充斥,黑白顛倒,是非不再有公論,而你覺得心有不甘,這群人的理想就和你有關係。

這理想和基督信仰有關係嗎?表面上沒有,這群人開會商量的時候不會先祈禱,他們每天做的內容沒有宗教色彩,他們尋找支持也不限於教友圈子。然而,他們當中有不少是基督徒,願意以生命來見證信仰,願意每天守望所愛城市,願意燃點自己為眾人尋找希望。

《眾新聞》在眾籌。如果你認同這群人的理想,請幫忙。方法如下:

1. 到Fringebacker眾籌平台,支持《眾新聞》:http://hkcnews.com/supportus

2. 寄支票給經營《眾新聞》的「公民記者有限公司」(Civic Journalists Limited) ,地址:九龍長沙灣永康街77號環薈中心1210室。

3. 直接存入《眾新聞》的匯豐銀行戶口:747-027688-838

12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