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 被逼放棄連任,香港即時進入 post CY 特首選舉。
對許多人來說,ABC 似乎已經不具任何實質意義,因為現在任何一個特首跑馬仔都已經是 ABC 啦。但這不過是對 ABC 的狹義的、表面的詮釋。正確地理解 ABC 的訴求,就必須明白 ABC 應該是對事不對人,因為 CY 不僅是一個人,更不只是那一個人。CY 代表了在現行制度下所產生的欽點特首,可以是一個只一味投西環所好、奉承中央意旨,無需為港人說話、不尊重香港民意、無視社會撕裂的政治猛獸。
CY 缺認受性,是欽點的小圈子產物,僅以 689 低票當選,旋即往西環謝票。只要繼續欽點,這小圈子產生的特首,就容易淪為西環治港的延伸手臂,自然會毫不猶疑地支持破壞一國兩制的人大釋法,大力推動袋住先的政治正確方案,全然漠視市民依《基本法》要求真普選的合理訴求。
CY 突然被 DQ,因為儘管執政了 4 年半,沒有人可以肯定 CY 是否有能力獲得至少 689 票,甚至得票是否會大幅度低於 689。中央臨陣換人,不過是希望一場抹妝塗粉、換湯不換藥後,下一個欽點的特首就可以獲得高於 689 票的遮羞布。
所以,希望獲得欽點的參選者急於向西環、向舉手機器大派定心丸,不惜當眾表白心跡,宣布自己不過是抹妝塗粉、換湯不換藥的 CY,是 CY 過往 4 年半的緊密合作伙伴,並積極肯定 CY 的鐵腕強權治港,為導致社會嚴重撕裂的 CY 打抱不平。一個 CY 被 DQ 了,另一個 Plan B CY 即刻上馬。試問,這樣的欽點特首怎麼會真心地為港人的利益、為香港的前景服務呢?
固然, 現時的選舉制度很不理想,可以不斷地複製 CY,甚至產生比 CY 更可怖的特首。但不可忽略的是,現有的制度也提供了一個選舉委員會,可以逼使特首參選人必須慎重思考他們對香港的承諾和責任。在關鍵的時刻,當選舉委員會發揮其應有的監察和遴選作用時,它有可能影響這個 CY 的連任機會,也有可能阻止另一個 CY 當選。
這樣看來,在 post CY 特首選舉的過程中,ABC 仍深具意義。ABC 不僅是 anyone but CY,更意味著不再容許有另一個 CY!NO, never again another CY!
上一屆的選委給了 CY 689 票,同一批選委應該也會同樣謹慎地考慮是否給另一個 CY 的緊密合作伙伴多於 689 張票。
這一屆的選委能不能繼續反映民意,給予所有特首候選人真正的壓力,逼使他們必須慎重對香港做出承諾和問責,為香港人選出 Better Alternative,就要看今天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的結果了。
你手中有一票,怎能不珍惜?怎可不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