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3年初提出「佔領中環」,到2016年初提出「雷動計劃」,都是不知如何,一個意念在複雜的思緒中慢慢浮現,先是模糊,後漸清楚,我就把它捉著,寫了出來在報章發表,向人推介。「佔領中環」說的是公民抗命,「雷動計劃」說的是策略投票。兩個意念,要成功,同是要有很多人一起參與,但亦是爭議極大。
起先沒有多少人理會,但漸也得到一些人注意,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有提出過這些意念。因一定要有很多人參與,意念才能成功,故必須想方法把它傳播開去,讓更多人能知道和捉住。在開始的時候,我好像一個「寂寞的推銷員」,抓住每個機會向人推介這意念。幸好,每次總是有朋友,很快願意來與我同行。
要把一些陌生的意念在社會內播種和裁種是非常艱辛,很多時候都不知所做的一切會否白費,因眼前好像見不到很多積極回應。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沒有放棄,只是默默地按著原先計劃,把意念一步步實踐出來。一直努力至最後一刻,到了爆發點時,事情總是出人意外,與原先預計的不完全一樣,最後參與的人的人數都是超乎想像。
也不能因參與的人很多就說結果是更好,只能說最後的結果雖很大程度符合了原先的意念,但又產生了不少新元素,難以判斷與原意念有多相容。本已爭議極大的意念,因這些新元素產生了更大的爭議,但又提供了空間讓更加新的意念有可能在以後從中孕育出來。
這四年的路,與之前二十年走過的路是完全不同,能夠走下去,要很用力很用心,才可以克勝迷惘和灰心。而當意念爆發的時候,亦是爭議及壓力最大之時,更是心力交瘁。我問自己還有力走下去嗎?也問可不以不用再走下去了?但藏在心底對香港的情,不知為何總是難以割捨,推使我要繼續走,即使力乏要倒,還是要再次爬起來。幸有聖經以賽亞書的一段經文,給了我極大安慰,讓我有信心能走下去:「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 4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