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作為一個關心這城市的小民,面對眾多的候選人,一方面,我內心感性所向,已有了心目中首選候選人,但是根據民意調查的分析結果,我的理性卻按策略性原則,傾向投票予我沒有「感動」的候選人。5日凌晨守在電視前,看著選民以58%的極高投票率表達他們的聲音,不同背景人士對選舉紛紛發表看法,我有多般感觸湧心頭。
身分定位
自農曆大年初一旺角騷亂後,延續發展至今已呈現多元的變化。今年2月立法會的新界東選區補選,公民黨楊岳橋以超過3成7的得票率勝出,而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亦有逾6萬票支持。「本土意識」急遽地在年輕人的政治訴求中擴散,因倡議「港獨」,有些人的參選資格在選舉前已經被褫奪,港獨的政治篩選被提出後,促使所有候選人必須就港獨議題表態。[1] 但是選舉結果卻顯示,選民對本土意識有一定的重視,而政府也須認真檢視選民發出清澈聲音背後的原因。
香港過去一年的民主運動發展,高潮迭起、風起雲湧,無論新舊候選人或其所屬政黨並新舊選民,都需要思考港人的身分定位問題。在這個過程,我關注香港人在日趨複雜的角力中,如何在有限的夾縫中尋求新的定位,而信仰在這處境中可以提供什麼身分建構的元素與引導。
新舊交替
當我略觀此次候選人的背景、年齡、政綱時,[2] 見到許多年輕的新面孔出現在選舉舞台上,許多政界前輩也以提攜式拍檔的宣傳推介新人。更可貴的是,幾位過去沒有知名度、沒政黨撐腰的年輕候選人,充滿理想地投入競選,其中竟然也有人得到眾多選民的欣賞,在民調上列居前位。部分年輕候選人,也因調整選戰策略,取得不錯的票數。[3]
隨著新型態的年輕候選人的出現,香港正產生一種政治交替,新生代將多元表達與鮮明訴求帶入選戰。短時間內,這些生力軍或許未能起太大作用,但透過互聯網與各種平台,不同類型的族群正在凝聚與擴大中。香港的選舉文化正在遽變中,新舊交替或許會帶來更大的鴻溝,可以預見教會將費力地消化新的選舉文化,更要面對社會繼續對立與分割所帶來的挑戰。
觸動時刻
因今次立法會選舉前,泛民之間並沒有出現共識與具影響力的協調組織,所以有可能因票源分散,導致泛民陣營獲取的議席數目減少。直到9月2日,由《民主動力》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結果公佈後,[4]有六名民主派候選人,先後表示為了大局宣佈棄選,希望最終能避免分薄票源,保住關鍵的三分一議席。
在這個相當戲劇性的變化中,他們雖受到不同的批評,但都指出是為了顧全大局才做出如此痛苦的決定。例如,陳琬琛強調:「我沒有後悔參選,選舉中黨友和市民的支持令我深深感動,民調評估如果我繼續拉票,會影響泛民取得三席,我願意犧牲。」[5] 看到這種「放下小我以成全大我」的精神,令我油然而生莫名的悸動。
教會言說
身為一個公民,我除了關注政治生態的剖析,自然也掛心選舉結果將產生的深遠影響;但身為牧者,我更深的關注是:牧者應如何引導信徒思考近年來的社會運動及對選舉的影響?如何牧養會眾在轉變的政局中經歷生命的成長?如何在年輕一代的培育上加上新元素?我有三方面簡單的反思:
1. 發展身分建構法:排斥性的脫鈎建構法,以強調差異來維持自己的獨特身分與保持自身利益,朝向互相防範與自我為重。創建式連結的身分建構法,強調相似處卻不消弭彼此間的差異,在尋求共處中互益,鼓勵個體的獨特貢獻。教會面對勇武取向、本土派與大中華膠之間的張力和矛盾,需要深思和平的福音如何帶給眾人結連,如何提供香港信徒的身分建構。
2. 增進協商智能:對權力的掌控與強求,往往帶來惡性的鬥爭,暴力在以牙還牙中滋生,人性的邪惡也在此湧現。協商邀請參與者讓出適當的權益,以促進更好的利益重新分配;協商呼籲要顧及他人的好處,對自己無限度的掠奪與侵犯則加以自制。教會應培育這種為他人著想的協商胸懷與友愛能力,這也是新時代的公民質素的塑造。
3. 創造對話空間:在批評各自表述的議事文化時,教會內應首先創造尊重與深層對話的空間,以致於會眾能在多元意見的交流中聆聽他人,並學習在對話中聆聽聖靈。深層的對話包括,清楚表達自己的論述之餘,也同時容許他人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與所堅持的觀點提出質問,並為自己可能有的改變預留空間。
神是在不停造新事的神,在轉變的處境中,我們應學習以聆聽和行動回應祂的召喚。一場選戰雖是定下眼前的輸贏與將產生新的議會生態,基督徒卻不應只停在對選舉勝敗有所感。面對眾多的變數,一方面,教會在轉變的處境中堅持見證基督的職份,另一方面,教會不因政局的張力而退縮社會一隅,反而積極地尋求與配合神在我們的時代所要成就的新事。
註釋:
[1]〈李柱銘:【香江不平這處鳴】賠了夫人又折兵〉,《蘋果日報》,2016年8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xtmag/art/20160813/19730807。
[2] 〈即時戰況〉,《香港01》,2016年9月3日;
http://2016legcoelection.hk01.com/page/landing2。
[3] 〈自決派一舉奪三席 票數領先其他非建制對手〉,《立場》,2016年9月5日;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自決派一舉奪三席-票數領先其他非建制對手/。
[4] 〈選前大型民調:直選非建制僅17席 失過半數否決權 王維基方國珊或成關鍵少數〉,《立場新聞》,2016年9月2日;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選前大型民調-直選非建制僅17席-失過半數否決權-王維基方國珊或成關鍵少數/
[5] 〈六名候選人集體棄選,能為泛民扭轉局勢嗎?〉,《端傳媒》,2016年9月3日;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903-hongkong-withdraw-from-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