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安弟兄:
你還記得嗎?幾個月前,你曾對我說:「現今社會,和理非非已行不通。」但我知道,你亦不贊同用暴力去解決問題。不幸的,年初二竟然在旺角發生暴力衝突事件。
或許和理非非不能使社會有太大的改善,但暴力更是行不通。年初二所發生的事,有民調顯示,一千名受訪者中,有四成五人譴責暴力,四成三人雖然體諒但也不贊同暴力,同時,也有四成三人認為警方處理手法過份暴力。可見警方與市民在這場暴力事件中都是輸家,大家都顯不出公義在那方。
在是次衝突事件後,有要求警隊高層檢討甚至是增強有關裝備,這令我有更大的擔憂。以武制暴,只能止一時之衝突,但會激化更大的對抗,社會用此方法不能達至長治久安。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於星期二討論是次衝突事件。可惜的是,建制與泛民雙方只是彼此對罵和譴責,對社會和諧並沒有提出任何建議,沒有盡上作為立法會議員應盡的責任。
我與一班關心社會的人士倡議政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旺角事件的成因,因為我深信暴力發生,必有其原因。但政府多次表示拒絕獨立調查,指事情已交由警方及法庭處理,甚至指提出獨立調查只是想美化暴力行為。
我們都反對暴力,沒有人反對施暴者應得到合理的法律制裁。但警方與法庭的調查只能涉及有沒有人違反法律,無助於了解社會的矛盾和施政的失誤。特首指暴徒多為無業人士,這正顯出社會中存着就業和貧窮的問題。被捕人士中亦有大學生,甚至是中學生。他們都不是被寵壞的青少年,被寵壞的早已在高床軟枕上睡着了。學生們對社會有理想和期望,縱然他們犯了法,我們仍需要聆聽他們的訴求。
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不是要尋找個人的過失,而是對社會的矛盾和施政提出建議和改善。所以我們仍然期望政府可回心轉意。家安,請你和香港市民也一同支持這項呼籲;也請立法會議員放棄彼此的對立,真心的透過獨立調查,尋求化解社會分裂的建議。
在衝突事件後,我曾寫了一封公開信給被捕的學生林淳軒,表達我對他當時舉起雙手,阻止衝突的行動予以肯定。信中又提及一名在衝突事件中受傷的警長。他在醫院接受治療後曾這樣說:「雖然今次俾年輕人打,但不會放棄對年輕人的工作,希望大家多關心年輕人的問題。」
事後有不同的網民質疑我,有否對淳軒和這名警長起底?譴責示威的人指淳軒曾強闖政府總部廣場。另一邊廂,有認同示威者的人指該名警長曾於雨傘運動時指控示威者襲警,案件在審訊後,被告得以撤銷控罪。我對於這些質疑的反應是:這又何妨呢?
或許有人會不認同他們過去所做的事,但今天他們願意以和平取代暴力;以寬恕化解仇恨;以關懷代替譴責。這是值得我們肯定、欣賞、擁抱和推舉的。惟有這種關懷、寬恕與和平,才能使社會有更大的寬容,更大的空間,共同努力,面對和改善深藏於社會的問題。
聖經說:「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9)「締造和平」的意思並不是在兩班打架的人中間作和事佬,而是主動的向得罪和傷害自己的人和好,因為我也會是一個得罪和傷害對方的人。過去,示威者與警隊都曾彼此傷害對方,加深了仇恨。要社會和諧,現在應是一個放下磚頭和武器的時候,是彼此擁抱,共同締造和平的時候。我也希望特首,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有權有力的人,放棄自我良好和引起對敵和仇恨的言論,認真的了解社會撕裂的原因,謀求修補。
家安,在現今撕裂的社會中建立和諧並不容易,惟靠社會每一份子,包括你和我,在自己崗位上獻出些微力量,才能創造改變的奇蹟。締造和平,就從自己開始吧!
你的牧者
袁天佑
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日
( 標題由編輯所加;《香港家書》2016-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