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好好愛護學生

banner01

我兒子14歲,畫花塗鴉的女孩子14歲,她在金鐘被稱為連儂牆上畫了一朵有政治涵義的花朵,如果檢控她沒有政治考慮,就必須考慮她的行為是否嚴重,用粉筆畫一朵花,只需用手掌一抹,就已經不留痕迹。

沒政治考慮 也不過是塗鴉

在美國,Graffiti從犯法行為成為現代藝術流派,現在空置的牆壁已被多國政府視為公共藝術空間,可以洗滌人心,如果畫花少女因此被控,我希望警方再聽一聽據傳是習近平為學生運動下的一道原則﹕「霹靂手段,菩薩心腸,要愛護學生。」霹靂手段的施行已經過去,是否要多運用菩薩心腸,落實如何愛護學生呢?

相信沒有人認為以粉筆印在牆上的形象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壞影響。

在一些重視藝術創作的小學,校長興高采烈的帶領我在校園行走,指着課室門口那道門,是一大幅兒童畫,在洗手間、教員室、教室,學校不止是學習、考核成績的地方,也是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力的實驗場,如果沒有政治考慮,那麼這個小妹妹她也不過是塗鴉而已,一般而言警司警誡也足夠了,實在犯不着送上兒童庭,還要申請少年保護令,讓她離開父親,離開居所,讓她不能上學。

檢控會更撕裂還是復和

我的兒子剛好也是14歲,他就在脆弱和反叛中掙扎,有時話也不能多一句,但想到父母也有離開他們的日子時,哀傷之情遮掩不來。

如果我兒子也在公共地方以粉筆畫上一朵什麼的,他被檢控了,我的情緒會如何?當人人都強調修補關係的時候,送一名小女孩到陌生又良莠不齊的問題中心,社會又如何反應,會更撕裂還是會因此復和呢?

一道傷痕 一生烙印

究竟在什麼情况下要申請少年保護令讓少女住進所謂的「六合院」呢?她在家有危險嗎?她會被虐打或會被侵犯嗎?她會流連街頭沒人照顧嗎?現在少男少女離家出走參加政治活動是常態嗎?讓她住在女童院會比住在家裏安全嗎?她爸爸會遜於陌生的社署人員嗎?

處理青少年問題如履薄冰,不能馬虎,因為會牽動千萬家庭,如果沒有政治考量,就必須考慮少女自身問題、社會能承受的重量。

一個草根單親家庭,一位有聽障的父親,一名正處成長最波動的少女,我們要保護他們也來不及時,還要拎她們上法庭,於心不忍吧。

我初到港台當編劇,有一集和兒童法庭有關,我做資料蒐集時要研究個案,感受到孩子是多麼脆弱,家庭有時是那麼醜惡,一道家長帶來的傷痕,是小孩子一生的烙印,當時社署及官員們反覆強調不能讓孩子受丁點傷害,因為這些專業人士看到太多深刻個案,皆源於孩子們有成人不能明白的脆弱,所以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下筆要謹慎,回想他們的眼神,直視這次事件,誰做錯了?

icon

 
(原載於《明報》,2015-1-8,蒙作者允許轉載)
 photo credit:USP社媒

 

張堅庭

編劇、監製、演員,也曾擔任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人。曾獲得1982年及198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