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現狀,從上星期一的電視畫面看來非常詭異,我們看到香港的超級富豪和他們的富二代,在北京和超級領導人見面;這邊廂的年輕大學生,香港前途的真正主人翁,在太陽底下罷課抗議。
富二代在鏡頭前解釋主席的話,超級富豪以他一貫的輕鬆語調談論時政,立場當然是跟時勢。這些超級富豪也是在中國最困難時審時度勢,累積財富,不比紅二代、官二代等東偷西竄,靠家人上位。
但這邊廂,香港大學生卻聲嘶力竭,為自己的理想生活吶喊。香港有民主是否就有安定生活——這是很多上年紀的人常問的問題,吃飽了就搞事也是他們的觀點,我姐夫是好人一名,但對民主派尤其長毛非常痛恨,學了上FB,就不停批評泛民。我和他觀點不一樣,但他是一個實在存在的個體,不是蛇齋餅糉的受益人,我年紀不輕尚且和他有思想距離,年輕人和六十以上年齡段的人,嫌隙肯定更深更闊。
族群撕裂這一個名字,原本跟我們非常遙遠,但政群撕裂卻殺到埋身。看看香港青年人要經過什麼階段才可以大學畢業,將來吃得飽沒有問題,但有瓦遮頭則完全沒準。
追夢無望 政群撕裂
經過中小學繁重功課,辛苦上了大學,死死的工作二十年也買不起一層樓,就算買了一層死慳死抵地去供,分分鐘遇上負資產。如果上下兩代都有此奇遇,如果一生人營營役役就是為了供一層樓,所有可能的夢想都不會在青年人身上發生,他們如何可以向上流呢?要英年早逝,他們死得安心的理由就因為供樓責任由大學畢業的仔女開始。
當地產商吃掉了香港人的創造力和希望,磨蝕了他們的精力,如果香港政治愈來愈單位化,政商結合,富二代在裙帶關係下,成為另一種超級利益團體,慢慢可以利用政治之名壓縮法治,年輕人會愈發對政府、商界不滿,表面傷口容易癒合,內心的創痛不知把他們帶到什麼地方。
我期望殖民時代的官員不要獻媚得過猶不及,李國章先生對學生用詞輕佻,比喻不倫,又欠缺政治素養,真的是為社會添煩添亂。年輕人躁動,往往為了一句話而豁出去——多少人童年的打架經驗不就是因為有人問候他母親﹕X你老母,那會有人像譚詠麟智慧地回答﹕大家咁話,然後一笑泯恩仇。
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全世界的有錢人,包括內地,都有自己的第二本護照,而且都是敵對勢力國家。既然金錢名譽地位統統不缺,社會賢達、高貴的藍血人、富二代們,不如就換上一個面具,扮一扮同情學生,大家安好。因為無論你們如何刻薄,都只是殖民地的舊電池,好難上位。
我也懇求學生,只可文批,不可武鬥,理性思辯才是最好的武器。我在上海聽過一名青年才俊說:我感謝香港人為我們爭取民主自由,你們要撐住呀。因為他剛好花了1000萬辦移民香港手續。想不到內地的權貴,比香港的前高官更欣賞香港學生。
如果自己有仔女參加罷課,就算你是維園亞伯,也最好買份消夜放在桌上,在字條寫上:「明天想吃什麼?爸爸字。」你就為香港的安定盡了一點力,什麼醫生校長這些貨色也不及你。香港歷史有你條腳毛,那麼微不足道又意義深長。
我在大學期間,多數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面,四人幫當道我反四人幫,鄧小平復出我支持鄧小平,六四我辦移民,被人騙了幾十萬(三十年前)。我唯一看不出熙來和永康這麼奸,所以摸摸口袋那本護照,我百感交集。
(原載於《明報》,2014-9-30,蒙作者允許轉載)
Photo credit: Sam Tsang; Vincent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