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論是不同傳媒的報導或面書的版面,都被兩個熱門話題所洗版了,一個是有關iPhone6的搶購潮,另一個是有關罷課的討論。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背後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卻是相同的,我們作為主的奴僕,行事為人應與這世界有何分別呢?
在搶購iPhone6的人群中,有一些是為了能在短期轉售圖利,另一些是為了盡早擁有一件潮物而費盡力氣來搶購。有些朋友在討論時分享,認為沒有影響別人的行為盡可放心地作,況且亦有可能在短期賺取可觀的利潤。我同意搶購iPhone不是一件壞事,但不等於我們作基督徒的便要作。保羅在林前10:2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甚麼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而要求別人的益處。』在主裡自由的我們,同時是帶著使命的,作與不作不應單考慮自己的益處,更要考慮別人的益處。
另一方面,過去一個星期佔盡傳媒篇幅的是有關罷課的討論。有些團體不斷提出一些如中學生心智未成熟或他們應盡他們留在課室上課的義,而不應參與罷課。我不認為學生必須參與罷課,但看見香港學生能為未來、為別人及為社會而努力,不停留在個人的利益之上,願意放棄一點的代價,為他們相信的公義而努力,心裡十分激動。香港的教育制度是一間大工廠,透過一連串的考試已在過去數十年把很多學生的良知、熱情與關懷別的心都擠死了。為了一些人生的偽目標,多少學生失去了培育他們對生命熱情的黃金時機。今日看見一群學生,有勇、有智及有心地行出來,面對「教授」也不亢不卑地回應,心裡不禁為他們感恩。世界告訴他們要為自己成績著想,他們告訴世界,他們願意為你們付上代價。
羅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原文中「不要效法」是被動式(Do not be conformed),意思是指,不要被這世界的價值同化。我們是一群被揀選的族類,我們與世界的分別不單在於我們會回到教會祟拜,更重要是我們會持守一個不一樣的價值。願我們一同活出我們不一樣的生命。
photo credit: USP United Social Press 社媒
是的,关注显明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