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人間

daozairenjian-banner

iQuest(iQuest.hk)是附屬 Quest Institute 的一個網絡作業。Quest Institute Limited 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iQuest 的對象是公共空間的年青人,這是一個嶄新的嘗試,期望透過網絡的文字、圖像、影像、音樂等把基督信仰的聲音和價值帶入公共空間。

信仰的公共性是我們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今日公共空間固然充斥著世俗的價值觀,更有不少反對基督教的聲音。一方面,不少人認為信仰只是個人、內在和屬靈的事,信仰的聲音和價值與公共空間無關,應該只限於宗教場所或私人空間,而基督教形象在公共論壇中不斷被醜化,與「無趣」、「保守」、「霸權」、「非理性」等同;另一方面,公共空間缺乏適當的資源和渠道去深入認識並思考,今天我們社會所賴以維繫的很多基本理念如「平等」、「自由」、「人權」等其實都深深植根於基督教的信念和傳統。

daozairenjian-icon我們處身在激變的大時代中。我們不但正視信仰的意義和公共性,同時也注意到網絡2.0在公共領域所帶來的新挑戰和契機。經濟掛帥、政治正確、自我膨脹的(後)現代社會急需源自信仰視角的聲音和價值。我們因而開始籌劃「格思」網絡以回應今日時代的挑戰,務求把基督信仰的聲音和價值帶到公共空間,並在其中建構信仰與社會事務、公共價值和歷史文化等關係。

網絡的莫大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2006年底《時代周刊》選出「你」作為當年的風雲人物,同時指出在每一個「你」背後的驅動工具就是網絡2.0。美國候任總統奧巴瑪的競選成功,其中一個關鍵性因素就在於他對網絡的重視和運用,不僅建立了龐大的社區網絡,更獲得YouTube年青一族的鼎力支持。他的團隊在他當選總統後的24小時內立即推出名為change.gov的網站,並宣稱“在這裡,你可以時時刻刻掌握最新的奧巴瑪新聞、動態和公告。”

網絡世界人氣旺盛,是個大廣場;商機無限,是個大市場;思潮洶湧,是個大論壇。我們常說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但只要看看它對年青一代的影響,就可以知道網絡世界事實上比我們所熟悉的這個現實世界還真實。例如,Google最近公布了2008年香港十大風雲人物關鍵詞排行榜,年初藝人裸照事件的主角竟在十大中佔據了四席。如果網民這一年來所關心的人和事確實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年青人的價值取向,我們豈不應該深切關注?

iQuest 不是道德高地,不是信仰圍牆,也不是政治力量。在公共空間中的 iQuest 不是說教,無需篇篇文章都提耶穌或基督教;不是護教,無意擺擂台或拉長戰線;不是社會運動,不會刻意號召基督徒對社會議題做政治表態。iQuest 只希望人們可以在公共空間中聽到基督教聲音,在價值取捨時考量信仰智慧。iQuest 希望帶來信仰與公共空間的整合和對話,不再分割和對抗。

如果沒有信仰視角,公共空間再多元也只是世俗主義。如果沒有「你」,網絡2.0再快也只是寂靜的高速公路。iQuest 希望匯集不同背景的人,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和年青學生等。iQuest 歡迎你的參與。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新約‧ 約翰福音》)

 

 

江丕盛

學者,積極推動信仰在公共領域發聲,並參與跨學科、跨文化和跨宗教之間的對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