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忽地就70億了?是的,依據聯合國的統計,全世界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已達70億。當然,70億這數字只是人口統計學上的一個概念或符號,我們根本無法準確掌握人的出世和死亡時刻,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人的自由流動,因此無法確定全球的第70億個成員是否真的在10月31日出生,更不可能確定在當天出生的哪一個嬰孩就是他或她。
其實第70億個成員是哪一個人或在哪一刻出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符號出現所帶來的思考全球人口的契機。經過了數千年,全球人口在1804年突破第一個10億,再經過123年,即1927年人口達20億。聯合國前任秘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1999年10月12日在波黑的薩拉熱窩(Sarajevo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抱起全球的第60億個寶寶,這距今才不過12年,而第80億個寶寶據稱會在2025年6月到來。人口的急速增長,對有限的地球資源來說確實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許多人擔憂,七八十億人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揮霍和掠奪,這不僅是一場生態大災難,也同時會帶來全球性的貧窮、衝突和戰爭。抑制人口的增長顯然是刻不容緩的事宜。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 Nicholas Kristof在11月初撰文指出人口爆炸的危機,並提出解決氣候變化、貧窮和戰爭等一連串全球性問題的方案在於抑制人口增長,而避孕就是抑制人口增長的有效方法,但避孕卻不幸成了宗教爭議中的犧牲品。依Kristof看來,今日的70億人口是太多不設防性行為的惡果,而且全球人口會繼續無限制的增長下去。但他的宣稱是事實嗎?有數據的支持嗎?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顯示全球人口的高增長應該已達巔峰,再過幾年人口增長就會開始放緩,到了2050年左右,人口增加更將近乎零。
[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看看人口怎麼達到70億]
為什麼人口增長會放緩,甚至會近乎零呢?原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人口的增長,更是人口的老化。NPR的短片顯示人口增加是因為出生嬰孩的總數高於人類死亡的總數。這近半個世紀來的人口激增一方面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大增,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
全世界如今面對著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即出生嬰兒數字急速滑落,這不僅是富裕國家的問題,最終也是全球性問題。下一個圖表讓我們看到1950年全球有3億3千5百萬5歲以下的幼兒和1億3千1百萬65歲及以上的長者,兩者的比例大約是2.5。但這個幼兒與長者數字的差距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縮小。一方面,在教育普及和女權運動影響下,受教育的女性選擇少生育;另一方面,由於醫療進步和營養價值提高,人類壽命得以大幅度延長。換句話說,5歲以下幼兒的增長率逐漸放緩,而65歲及以上長者的增長率則不斷顯著增加。在2015年到2020年之間,長者的總數將有史以來第一次超越幼兒的總數。到了2050年,長者人口將達15億,和幼兒的比例大約是2.5,這與一百年前的比例恰恰相反。這些數字說明了今日的70億人,主要是人口老化的結果,而不是來自不設防的性行為。
認識人口老化問題與認識人口爆炸問題同樣重要,因為照顧日益膨脹的老化人口的龐大經濟和人力成本將由日益萎縮的工作(生產)人口來承擔,這也是許多國家積極考慮把退休年齡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青少年的性教育和社交活動中,極力提倡避孕措施並大量派發避孕套,應該也有助於降低少女懷孕或墮胎數據吧?然而事實並不那麼簡單。研究數據顯示,避孕不但不一定會降低少女懷孕或墮胎的百分比,反倒會增加。原來頻繁的性行為,青少年的高生殖率,因有避孕“保護”而進行的高風險性行為,是否正確使用避孕工具等等,都會影響避孕的實際效果,因為上得山多終遇虎!
藉70億這符號來反思全球人口問題當然是應該的,但希望不是動輒把70億人口問題約化為簡單的避孕問題,或把問題歸咎宗教保守人士不極力鼓吹使用避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