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與人生

banner

在過去幾個星期,全世界都沉醉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之中。每晚兩場比賽,半夜開始,清晨結束。世界盃奪去了許多香港人的睡眠時間。就算像我這樣算不上是足球迷的,也不能錯過世界盃總決賽,與本校一千五百名師生校友在百萬大道一同觀看賽事, 享受那洋溢的氣氛。

四年前荷蘭隊在總決賽敗於西班牙,今年在分組賽中報一箭之仇,我在一位荷蘭醫生家中觀看這場比賽,全屋整晚歡聲雷動。烏拉圭隊的蘇亞雷斯咬意大利球員,留下深深齒印, 這幕令全球觀眾目瞪口呆。阿根廷打完一百二十分鐘的硬仗最終輸給德國,美斯垂著頭離開球場。所有這些畫面我仍歷歷在目。

刺激過後,興奮減退,我也從睡意和疲憊中恢復過來,這時我問自己:我是否從足球學到甚麼人生道理?年輕人是否獲得有益於他們人生賽事的教訓?

Football要成為出色的足球員,並贏得比賽,我想像每名隊員都要做到以下事情:

  1. 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成為出色足球員,就必須在球場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你在比賽中的崗位,取決於你的長處(和弱點)。有些球員擅長用左腳,另一些則右腳較強,他們應該按之分配到右翼或左翼位置。或者根據他們的長處擔任中鋒負責進攻,或負責防守的中場。無論一個人多有才華,都不會是全能的。放在「不適當位置」的人不但「無用武之地」,而且可能連累整支球隊。我們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才能在學校、工作和家庭找到適當位置。
  2. 掌握環境的情況:比賽開始前,球員應了解場地情況和周遭環境。他應知道比賽的時間,天氣,了解場地(主場一還是作客),而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手的陣型和佈局, 敵方的弱點和機會。針對地形、天氣和對手來制定策略, 是成功要素。如果你在不合適的地點、不恰當的時間,打一場不利自己的比賽,就會事倍功半,取勝機會大減。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3. 配合團隊的運作:我很欣賞世界盃中德國隊的湯瑪士梅拿。他常為隊友製造攻勢,並不獨攬功勞。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並不需要是每次射門建功的球員。有時候你的工作是組織攻勢,把入球機會讓給位置更佳的隊友。有時候你要負責化解危機。有時候你更坐在後備席上,聽候教練指派。你不應一人攬下所有功勞和光環。總是走到前場想要入球的球員,可能累及全隊,也不會受隊友歡迎。在這個競爭激烈與全球化的世界,單憑一人之力很難取得重大成就。勝利的獎盃是由全隊人一同獲取。你應該與隊友同心協力,以不同的技巧和性格,應彼此配合,和睦共處。優良的團隊是你成功的最佳保證。
  4. 跌倒後重新站起:沒有一場足球比賽是沒有球員受傷的。當然,有時候球員會傷得很重,但大部分都是輕傷,只會掙扎疼痛一會。球員會在跌倒之處,重新站起來,又再在場上馳騁。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除非你無所作為,因循守舊,又不與人合作,否則你多會受到批評、諷刺,甚至攻擊。不要怕受傷,不要灰心喪氣,不要隨便放棄。沒有成功不是經過無數嘗試和失敗的。事實上,沒有失敗的苦澀,成功的滋味也沒有那麼甘甜。
  5. 保持誠實與正直:我常開玩笑說足球是用腳踢的,不是用牙咬的。蘇亞雷斯是個明顯例子,但在球場上有許多犯規行為,逃過了球證的眼睛。然而,上得山多終遇虎。不要鋌而走險,乘偽行詐。時刻要按規則行事。信用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名譽一旦受損,往往很難補救。人的地位愈高,他人期望他的品格亦更高,不會容忍有絲毫狡詐虛偽。剛直方正要窮一生之力來修行,將之摧毀卻是頃刻間的事。

若遵守這些規則來打你的人生「賽事」,你便不會是個差勁的球員。光榮的時刻終會到來,獎牌也等著你來取。聖經裡保羅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四章七至八節)

 

(本文原載於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網誌21-7-2014,蒙作者允許轉載。)

 

 

沈祖堯

198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並於同年獲香港醫學會獎。1986年,沈教授考獲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資格,開始其腸胃病學及腸胃內視鏡的專科訓練。沈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腸胃出血、幽門螺旋菌、消化性潰瘍、肝炎,以及與消化系統 相關的癌症。他先後於1991年及1997年取得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1992年加入中大醫學院,1998年晉升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 沈教授的著作甚豐,曾在頂尖國際期刊發表超過五百篇論文,並為逾十五本著名期刊擔任評選委員。沈教授在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上的成就卓越,獲多項本港及國際的獎項,如香港醫院管理局傑出員工及團隊獎(1998)、中大校長模範教學獎(200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銀紫荊星章 (2004)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祖堯積極進行抗疫工作,與另外兩名香港醫生同被《時代週刊》譽為當年 的「亞洲英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