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對人性的塑造

將臨期中的盼望是向光明打開一扇窗,在禁閉的沮喪中醒視與敬畏神聖的存在!期待良善的心,等待神性的轉化和超越,讓不斷醜化人性的破壞力可以受到制衡。

不信任綜合症

罪人的本性本來就是自私和自義的,既不容易信任他人,也不容易被他人所信任。⋯⋯基督徒一方面需要對不信任的文化有敏銳的觸覺,另一方面應培養一種的生命,見證對罪人信任的可能性。這是一種在聖靈中建立分辨意識的新生命。⋯⋯罪人可以被信任不是因為他/她的完美與無誤,而是在社會改革的行動中也兼具對自身的反省與調整,以至於顯出被聖靈引導的生命特質,一種可以被信任的真誠與努力。

喧囂中的靜謐力量

“靜謐自有其傳達的內容——那就是上主。上主的第一語言是靜謐;任何其他東西都是拙劣的翻譯。靜謐可使人在上主內安息;那樣人才會發現事物的真正優先性。”

職場壓力下的牧養

面對激變的現代社會和其中的新挑戰,職場基督徒的生命培育成了教會近年來關注的所在。牧者在當中學習建立教會、成全眾聖徒的使命。職場基督徒的生命培育可以幫助教會跨越界限,從另一切入點裝備職場宣教士,在工作崗位上彰顯神的榮美,也在神所賜給予的位置上將福音傳開。

今生不做中國人? 一個「大中華膠」的回答

基督釋放了我們,必須堅持活在自由中。對一個香港基督徒來說,愛不愛中國並非關鍵,不要讓國民身份的選擇成為轄制我們的軛,活在基督所賜的自由的愛、愛的自由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信者無畏 信者有愛

人成熟後便覺得日常瑣事不需要麻煩上帝,很客氣地將上帝推到生命的邊緣。苦難讓我看到,聰明才智加努力不是一切,有另一種豐盛的、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是需要通過受苦和犧牲才能體會的。 遇襲受傷後,我有出人意表的平安,確實跟我的性格氣質不符,只能理解為上帝的恩典,原來基督徒憑著信心與上帝生命相連,能夠克服恐懼和憤怒,信者無畏,在我的經歷裏,是真的。也讓我看到,人間有一種愛,在平凡的日子會隱藏起來,當苦難臨到時才彰顯出來。

母親呵,獻身的愛!

我們在想到母親時,腦海中常常浮現的是獻身、捨己的愛,其內涵多為無條件地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以養育兒女。殊不知,還有一份更為深廣的獻身之愛,它的歸依不囿於眼前,因而可以恆長快樂,它的視野不囿於自己,因而可以徹底放下。

聰明像蛇、純潔像鴿子

既做蛇,又做鴿子,只能以公義的方法追求公義。行公義的方法不應該違背所追求的公義,甚至更進一步,行公義的方法要與所追求的公義相符。

行公義的誘惑

誘惑是真實的,行公義者走得越前,行公義越成功,誘惑就越大。要防範誘惑,就需要行公義者由始至終維持清心,只為公義,不為自己。

浪子回家

在醫院裡,在病床上、輪椅上,上帝讓我醒覺過來,原來生命可以很脆弱,原來自己的聰明才智加努力,可以毫無作用,原來上帝距離我很近,祂渴望與我一起走人生的路,安慰我祝福我,只是過去我不願意給祂時間。在天父眼中,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回家更重要。我就是那個跪在地上浪蕩離家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