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掛上「勇」字

若我們能夠透過人生緞練,把小勇氣像儲蓄一樣,慢慢化成大勇氣;或把原有的勇氣,繼續化作更大的勇氣。不用計算勇氣有多少,而是在乎於我們拿多少勇氣出來掛在心口之上。

我為甚麼還煮飯?

若再有人問我,「為甚麼還要煮飯?」我會對他說:「女人為男人煮飯,不是為了解決肚餓的問題,而是女人表達愛情的一種幸福方式。」

牛津探尋(二):Bodley:飽蠹樓中,再思西典

再思Bodleian歷史,我們可窺探近代英國文化成就背後的信仰基礎。若無中世紀、宗教改革的基督教思想,是否英國還能產生沙翁、培根、牛頓,以至其後的工業革命,值得深思。

無言的陪伴—一份遲來和微薄的愛

看見爸爸日漸瘦弱的軀體,有很多話想對他說,但實在不懂如何和他溝通,唯有希望在無言的陪伴中,他能感受到兒子對他的一份愛-一份遲來和很有限的愛。

校長專訪(四):沒有靈魂的卓越

“一個大學的靈魂在於她怎樣把一個年輕人培養成一個成人,讓他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能夠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

從百佳想到香港教育

二千多年前蘇格拉底設比喻說教師是助產士。不幸的是二千多年後,有些助產士擇優而助;有些家長以金錢能力自行選擇助產士,甚至有飽學的助產士因淘汰而丟職。在私營化和商品化下的助產士究竟如何在縫隙中自處呢?

由飲湯說起……

我們所經過的人生歲月,增加了我們對四周有多一些欣賞,對不同有多一份接納,對費勁的事有多一點毅力。

死而不亡,信的拯救

癌症不能界定我,妻子或母親的身份同樣也不能界定我。它們都是我生命的一部份,但卻不能完全界定我。唯一能界定我的,是主耶穌與我的關係。

北風與太陽:改變都市叢林法則的德行

在相互爭競的都市叢林中,我們該順應自我中心的法則以求生存,或者堅守內心良知,用捨己的精神來改變適者生存的都市法則?

小孩不笨

在許多父母看來,孩子能拿獎學金、能進最頂尖大學,才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但在我們看來,父母真的教了為人父母應該教的,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至於孩子能否拿獎學金、進最頂尖大學,那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