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真相之中

拒絕謊言與扭曲,認清真相與現實,讓真相在光中顯明,這是通向救贖的第一步。 沉默有時,呼喊有時。當為光作見證的時刻來到,若人仍然沉默,就會淪為邪惡的幫凶。

入黑暗,出光明的校委會?

校委主席和部份涉事校委在洩密事件發生後,異口同聲指責洩密者道德淪亡。近日校委主席更私自採取法律行動,要禁制一切披露校委會議內容的行為。形象化一點說,這不正是光明與黑暗之爭嗎?黑暗不喜愛光明,所以一旦曝光,就老羞成怒,要把光明硬硬生生的擠出去,好讓自己幹起事來方便一點,舒服一點! 我們不要輕看今次校委會事件。如果我們任由弄權的人顛倒是非黑白,如果我們對莫須有的罪名和所有荒誕的說辭視而不見,如果我們選擇屈膝在權力面前,如果我們任由大學這個追尋真理的地方被權力蹂躪而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則香港之沉淪將不遠。

雨傘與天國

其實雨傘運動參與者追求和渴望的,並不止於真普選。無私分享、各盡所能、無分貴賤的社群生活,的確開了眾人的眼睛,叫人看到深藏在生命深處,對美善和公義國度的渴求。 回頭看,佔領區當然不是天國,但或許我們在當中經歷的,正是出於上帝的憐憫,祂讓我們在世俗和功利的社會裡仍能經驗到一點點公義和仁愛。

雨傘與十架

在「後9.28」的時代裡,雨傘從此被賦予特殊的意義。跟警棍、盾牌和胡椒噴霧相比,雨傘太軟弱了,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和自尋死路,這樣卑微的力量怎能跟強如歌利亞的強權相比?但上帝是幽默的,最終雨傘成為了震撼世界的一場民主運動的標記,而且在眾人心中開花,也等待著在將來結果。

三個亞伯拉罕的子孫

以巴雙方恩怨如此糾結難解,的確令不少參與推動和平的人感到洩氣甚至灰心。但教宗所行,卻叫人想起聖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的禱文:「主,使我作祢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袮的寬恕;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的盼望。」

無神風暴中的英國首相信仰告白

英國首相的言論或許反映了英國社會在經歷過去十多年無神論風暴的洗禮後,正開始出現一股修正力量,願意重新重視信仰的社會意義和價值,並激發信仰在其中的更新力量。

教宗的公開告解

教宗的公開告解,正是向眾人表明,他要自己先作榜樣,在基督帶領下與整個教會邁向更真更深的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