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日、香港主日

中國的確是一個苦難重重的國家,教會能舉行類似中國主日之活動,讓人多明白中國苦難的歷史,也可藉一些先賢對國家之委身事蹟,激發信眾對國家之情。 香港自回歸以來,虛假或偽術、權力的暴力、撕裂等等,漸漸侵蝕香港。所以在七一回歸紀念的日子,重要的是互相提醒,要持守美善的核心價值,要「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追求公義、信實、仁愛、和平」。

賺得世界,卻賠上生命的天津大爆炸

中國經濟雖然起飛,但只懂得把資源投資在地產、建設、股市等死物上面。「人」的發展,例如教育、醫療,以至基本的環境安全和食品健康往往卻被忽視。金錢掛帥的哲學已經直接威脅市民的人身安全。不懂珍惜人命,實是愚不可及!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 16:26)

新聞自由的經濟效益

有人以為新聞自由是政治的奢華品,其實新聞自由是建立誠信社會不可或缺的條件。要人民信任政府,政府就要明白人民面對的問題。消滅了筆桿子,災難來到只懂採用鴕鳥政策,後知後覺,實在是愚不可及。
Comments Off on 自由主義離我們並不遙遠

自由主義離我們並不遙遠

時至今日,偽善的面具已經成為自由市場主義理論形態的一部分,它花言巧語地鼓吹自由、解放、選擇、權力,為的是掩飾嚴峻的現實——赤裸裸的階級力量的重新佈局。面對這樣的處境,自由主義的思想者如果選擇漠視市場至上論調的存在和威力,便是一種極嚴重的失職了。

壞學生 vs. 好學生

當年的好學生們,搖身一變,大多變成了「友邦人士」,而當年的壞學生因為具有獨立思考、會懷疑、有理想、有個性的可貴品質,成為中華民族的進步的推動者。

下一里路

在固有的儒釋道中,中國的騷人墨客已經找到靈魂棲息之所,為甚麼還要問道於與我們心性迥絕的基督宗教?為甚麼還要仰望那十字架上受苦的人子?教會若不能有效地回答國人這樣的質詢,恐怕在可見的將來,基督教只能夠繼續徘徊於華人社群的邊陲。

再議”廣場”——公共空間在中國

研究中國古城平面圖,我們會發現中國古代城市佈局中是沒有廣場的。中國都城規範地佈局在網格模式中,規劃者的任務是設計城市的私人空間,而不包括那些在歐洲政治與宗教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公共廣場,從而爲統治者製造一個穩定、有序與可控的城市結構。公共空間涉及個人與他人、團體間、及其與國家的複雜關係。各方都應共同擔負保證廣場安全與自由屬性的責任。

兩個偉人的兩句名言

中國以前積弱,國家處境艱難,因此中國社會很有戒備之心,遇事格外謹慎,強調國民必須愛國。到了現在,由於全民的努力,中國已經崛起。當中國強大,不但自己的人民,周邊的國家,自然對中國的要求和期待變多。但對這些期待,我們不能誤認是找它的麻煩,而應看成是對大國的勉勵。

銘記與遺忘(三):二戰 • 中國

我們可以選擇饒恕與和解,但仍會銘記那段歷史。饒恕並不意味著遺忘,記憶塑造我們的身份,使先人獲得尊重和安息,而和解則是為了擁有美好的明天。

國內新時期意識形態背景下的權勢之辨

自“習李體制”執政以來,國家在政教關係方面的調整自然成為國內教會的首要關注。但若將視野局限於此,恐怕容易忽視在具體國家政策背後更加根本性的議題,那就是如何分辨本屆政府所代表的“權勢”之屬性以及對其治下大眾生活的深刻影響。